先说一个小故事:战时某地,面包师每天给街坊饥饿的孩子们分发面包,他发现,每次分发面包时,有个瘦弱的小女孩得到的总是最小的一块,而大块的面包都被其他孩子抢走了。面包师看在眼里,次日分发面包的时候,面包师偷偷把一枚金币藏在最小的面包里,很自然,那个瘦弱的小女孩又得到了一块最小的,也是没人稀罕的面包。
因是早年读到的一则小故事,出处也忘了,考证其真实性也毫无意义,只觉得读后心里暖暖的。我想,那块小面包里面藏着的,应该是对弱者的爱与同情吧。
岁末年初,本该是值得庆贺的时刻,然而一则关于“巧克力女孩”的消息在网间炸开了锅,读后心都凉了,久久难以释怀。一个连生命都置之度外小女孩,足见其天性纯真和刚强的一面,而绝非像一群“理智得可怕”的网友冷嘲热讽之评论那般,看了叫人心寒。“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之天性,与生俱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生命和爱?超市老板得理不让人,他觉得自己占据法律制高点,理直了,气也跟着壮了起来,于是忘了“偷一罚十”有何法律依据,更不理会“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古训。而又有一些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品头论足,什么恶毒的话语都说得出来,头脑冷静得像石头一样冰凉,我为如此冷血的同类深感悲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世荣辱。”一个好的制度,它的恩泽应惠及每个角落而不仅仅是某一群体。每个社会都有强者,有强者自然就会有弱者,那么,在制定游戏规则时,是不是应该顾及周全,把阳光稍稍向弱者倾斜,就像故事中那个面包师与小女孩那样呢?然而,现实及其残酷,因为,游戏规则轮不到由参与游戏的人们共同制订。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一个人贫穷还是富有,高贵还是低贱,似乎生下来之前就已经定好了,上天旨意,不得违抗。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冉·阿让,也想到了沙威警督,同样是生活在悲惨世界里的两个命运迥然的人物,前者因卑微而变得高贵,后者因冷酷而变得卑微。假设一下,若让冉·阿让活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估计他会一直以偷盗为生,因为他很可能会遇到超市老板,还有可能遇到一群冷酷麻木的网友,更多的时候会遇上警察,但他不可能遇见那位仁慈的神父,最终只能累死在采石场。而沙威警督仍会以他的冷酷,兢兢业业地维持国家机器运转,并将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设,毕竟沙威警督还算是个良知尚未完全泯灭的人,他发现自己的人格在冉·阿让面前显得那么猥琐而不能自拔,在尊严面前,他毅然选择自尽。
回过头来,再看看发生在美国的另一则故事:一小男孩因圣诞节没收到任何礼物,就偷吃了超市里的巧克力,被店员发现后,店员把自己装扮成圣诞老人,拿了一盒巧克力对小男孩说:孩子,圣诞老人一直在你身边,他没忘记你。
别跟我说故事里都是骗人的,
别问我美国那么好你干嘛不去?
我想说,骗子一直在行骗,有些人却浑然不觉;
我还想说,生活在垃圾旁的人们,比离开垃圾就活不了的苍蝇强千百万倍!
我更想说,悲惨世界暗无天日,但阳光总有一天会照进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