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是见惯了,也就熟视无睹了,而当你用心去观察,那又是另一种感受。
也不知是山太高,还是离山太近,我在初秋的晨风里傻傻地呆一个多小时,却迟迟不见太阳露脸儿。幸好头顶上有星光作伴,暂时忘却了寒冷和寂寞。其实,那初升的朝晖早就从地平线上跃起,却被山头挡了回去,只在远处山上形成一道单薄光芒,斜斜地撒在起伏的山间。眼前波澜不惊,因在旱季,湖面萎缩得厉害,少了丰水期烟波浩渺的风韵,却难以掩盖,湖的周遭隐藏的生命:时而有鱼儿跳跃的脆响,水禽划破玻璃一般光滑的水面,松软的沙滩上留下的一行行清晰的足迹,而湖的岸边,竟然还有一个傻傻的我——毕竟是湖泊,因之而存在的生物链始终按照自己的轨迹向前而行。
太阳一寸一寸地露出了东山头,照在对面远山林子上,那山头就像打了聚光灯一般,顷刻间色彩变得鲜活起来。光线一寸一寸地从上往下游走,在受光面与待受光面之间,呈现出一道明显的冷暖分割线。东边日出西边先亮,而东山脚依然停留在黯淡之中,默默地接受西边的反射光,待到西边的光线由山林移至地面,再缓慢地移至我的脚下,我发现,眼前仿佛成了一个大大的舞台,背景就是蓝色的湖面,不远处的那条搁浅的小渔船,正是舞台上的角儿,它陷在了泥泞中,就像铆上了铆钉纹丝不动,而光线围着船不停地变换,由长变短,由暗变浅。此时,起早的人们已经醒来,撑起一叶小舟,荡碎了碧波,缓缓向湖心划去。我想,他只为鱼而渔吧?殊不知,今天他注定成了一道风景线。
经常听见有人说:某某处其实并没那么美,只是拍出来好看罢了。听多了同样也就习惯了,争论辩驳毫无意义,因为事实一直存在着,美从不会等你去发现,而我想说的是,美不是一层不变的,表达美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果它是美的,那么你认可它就是美的,你不认可它同样是美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