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刚一下车就开始后悔起来,一小时前原本空洞的天空,却在百里开外变得极富内涵,抬眼望去,天际低垂,阴云密布,好像一幅色彩沉着的画作,清晰细腻,层次分明——压抑,有时也成了一种美。心有所动,手也跟着发痒,可惜身边没带相机……

图一、红树、蓝天、碧水、白雾……近处已经明亮起来,远处的人影依稀可辨
图二、浓雾渐收,天空透亮,天光倒映,车辙纵横交错,将视线引向远方
图三、大雾中,太阳呈现出微弱的白光
图四、随处可见的摄人也成了一幅画

图五、晨雾下,伫立在水中的水杉,树下隐约可见摄友的身影
图六、独立水雾中
图七、摄与渔,皆可成画
图八、我的镜头里有他,那么他的呢?
图九、东边仍云蒸霞蔚,水天一色

图十、车辙又将我的视线引向那几个辛勤的摄人
一向不大关注天气变化,对我来说,只要出门不下雨都是晴天,而母亲却不这样想,看天气预报就像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每晚必看,先是中央台然后是省台,临了仍不放心,还得再看地方台,可谓“一个都不能少”。为此我常常打趣地问:您老明天要上哪公干呀?当然有时候我也会问母亲天气状况,特准!老人家坚韧执着,从不为他人所扰,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全球风云变化,暗想,央视有气象先生,气象小姐,唯独缺的就是气象奶奶了。那天一大早出门拍雾景,事先并没向气象奶奶咨询未来二十四小时天气趋势,不知怎地就有了先见之明,料定那天一定是个完美天气,事实上,那天的天气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只是忘了还有一句叫做“好事多磨”俗语正在后面等着我,说得诗意一点就叫“彩虹总在风雨后”。
山区气温低水汽充沛,水气聚集在空气中凝结成了雾,白白茫茫,笼罩了视野所及范围,让原来十分熟悉的环境变得扑朔迷离,凭添一份神秘色彩。刚到这里气候寒冷,能见度不足二十米,对面洼地上树影绰绰,人影飘飘,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有如坠入茫茫云端,又似误入梵界净土,却又多出了一份高处不胜寒之感。红杉林里是一群外地游客,千里迢迢,苦苦寻觅着心中想要的东西,碍于大雾浓过了头,无法开拍。男人们依旧在执着地搜寻,女人们有点耐不住了,开始在原地打闹嬉戏,最终没熬过饥寒交迫双重冲打击,一个个悻悻地回到酒店歇息去了。雾仍很重,浅灰色的天空忽明忽暗,我站在一条露出水面的土坎上来回踱步驱寒,心中盘算着这场大雾该何时收起,也埋怨自己未征求气象奶奶的意见擅自出门。一阵嘈杂打破了我的思绪,看见又有一拨人马扛着长枪短炮喧嚣而来,不到半个时辰,这支队伍只剩下了一个人,仿佛跟我一样,他也认定了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直至上午九时许,一轮白日勉强穿透云雾,能见度大有改观,气温旋即回升,僵硬的身子也慢慢回暖。湖面水汽氤氲,随着微风袅袅升腾至半空,在晨光下散发着暖色的光。看到这精神大振,该是开工的时候到了。也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游人,一下子全都聚集在一块不大的洼地上,顿时快门声此起彼伏。想来那些经过精心取景,摄入了镜头里的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实话说,长这么大我还是头一次在自家门口看见如此美妙的景色,心中感慨,或许以前没留意,或许自己老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而不愿把想法付诸行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此美景绝不可能是第一次出现。
此时太阳完全破雾而开,象模象样地挂在空中,东边天际云蒸霞蔚,水天一色,雾气时而遮掩了对岸青山,时而微露峥嵘,感觉熟悉而又陌生;一条原本淹没在水下的长长的土坎上,挤满了垂钓的人们,仿佛置身仙境,神仙一般逍遥自在,这原本就是一幅绝佳的山水人物画卷。西边湖堤正沐浴着冬日暖阳,沧桑的古槐,火红的水杉,还有金黄的银杏,它们在阳光下散发出各自独有的光彩;天青色映衬下的湖水,泛出悠悠的深蓝,树影倒插在于其中,洗过一般的清新醒目,一团雾气飘过,树影不见了,水面也变得一片白……
图十一、山色空蒙。土坎上的那颗小灌木,不知成了多少摄人眼中的大明星,可知,丰水期它一直呆在水下
图十二、摄影垂钓,各得其乐
图十三、雾,让身边熟悉的风景变得不再熟悉
图十四、天光倒映,湖水泛着幽幽的深蓝
图十五、湖面氤氲的水汽,升腾为白云,对岸青山和农舍若隐若现
图十六、镜头拉近,水汽仍在不住地升腾
图十七、他和我一样,也认定了今天时刻完美天气。现在他成了我的画
图十八、这是我个常用的视角,不过,在这样的好天气下还是头一次
图十九、上午十时许,水汽呈垂直上升状态
图二十、雾收了,拉个近景,外地的游客在围观和欣赏当地渔人垂钓技艺
【后语】这已经是第三次拍雾景了,前两次均以缺乏经验,准备也不充分而告终。相对前两次,个人感觉这次较为成功。当然,我所看到的真实场景远比我拍到的精彩,而我却只能以现有的水平,努力地再现那美好的瞬间。我爱拍云雾!我深知,自己玩的都是前人玩剩下来的,但这丝毫不减少我对其的热衷程度。我想,我们身边不乏美好,我所欠缺的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地点、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个合适的天气,把握好一双属于自己的眼睛。我期待,下一个完美天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