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塔川秋色

(2011-11-28 08:08:13)
标签:

塔川

秋色

摄影

分类: 摄影日记

塔川秋色塔川秋色,田园牧歌。

 

不知从何时候起,每当暮秋时节,塔川就聚集了大量的摄影爱好者,一时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意外的是,有关方面显然没做好接纳四方来客的准备,当马路塞满了车辆,阡陌与农舍间游人川流不息时,人们开始有点措手不及,以至造成交通拥堵,地方政府不得不加大警力疏导交通。

 

与之毗邻的宏村景区早已蜚声海内,那里一年四季游客绵延不绝,虽然拥挤却也井然有序,宏村如故,水墨依旧。不远处还有一个叫“木坑竹海”的景点,早在二十多年前因香港摄影家陈复礼先生的作品而被世人知晓,那漫山遍野的翠竹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相形之下,塔川属季节性景观,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塔川不动声色地蛰伏着,星星点点的古木、房舍和农田洒落于山坳间,悠然而静谧,一般很难引起过往的行人留意,唯有暮秋偶露峥嵘,叫人惊艳,故有 “锁在深宫人未识”之感,就连我这当地人也是近些年才得知“塔川秋色”一说,但摄影圈内的人们早就趋之若鹜了。

 

“霜重色愈浓”。赏红叶最好等到霜降,然而霜降时节并不见得会降霜。皖南山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初霜尚未显露,一些叶子性子较急,等不到发红就直接枯萎了,另一部分叶子熬到了最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令人心醉的光彩。红叶稀稀落落悬挂在树上,仿佛画笔上抖落的朱砂,点点滴滴,装饰或疏或密的枝丫,陪伴或白或黑的果实,映衬或浓或淡的晨雾,怎么看都是一幅画卷。南方的秋色有别于北方万山红遍之壮观,却有着写意小品般的精美,笔墨丹青,恣意挥洒,像吴昌硕、像齐白石、像吴冠中,苍劲流畅的线条穿插于焦、浓、淡、干、湿五色间,画面也生动起来了,这便叫着耐看;放眼远眺,晨雾、阳光、田垄、水牛、农舍一并收入眼帘,恍惚间,又成了西方唯美油画里的田园,似梵高、似莫奈、似米勒,苍穹炫目,山色空濛,红枫热烈,垄亩恬静,赏心而又悦目。光线赋予了万物色彩,色彩还原了真实生活,浓烈的似火,清淡的如水——人生正如此时此景,该张扬时尽情张扬,应内敛时不忘内敛。有博友调侃说,你家乡那么美,就别四处折腾了,我想,别的都可以无视,唯独眼福不可不享。生活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角色,生活的本意就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组图《塔川秋色》塔川秋色清晨,旭日包裹在厚厚的浓雾里,云雾缭绕的小村庄尚未完全苏醒,四周一片寂静。

 塔川秋色晨光初照,吝啬地将光线涂抹在沾满露水的叶子上,俄顷,天地间换了一副摸样。


塔川秋色    光照虽然不很充足,树木已是风姿绰约。

塔川秋色

    光秃秃的老树年年岁岁守候在村头,从日出到日落,陪伴着远处的粉墙黛瓦,很像一个倔强的老头。

 

塔川秋色    我因红叶而来,景因秋天而美;我来只因景美,美景与我何干?

 

塔川秋色     吃自己的草,让别人拍去吧!

塔川秋色    想起那句“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塔川秋色   我按下快门后的欣喜,牛儿们浑然不觉。

塔川秋色     霜降时节并不见得降霜,晶莹的晨露仿佛在告诉人们,霜雪不久就会降临。


塔川秋色    是谁把山村的宁静打破?难怪有人说,拍照的比干活的多得多!

 

塔川秋色    腕儿有时也会被小角色抢镜头。

塔川秋色    看与不看,美都在那里。有时难免会傻想,没有人欣赏的花是否有绽放的必要?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人很难做到。

 

塔川秋色  到底是人发现了美,还是美本来就存在?

塔川秋色

秋枝挂灯笼,徽风照晚秋。

 

塔川秋色   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否就一定要赖在那里?


塔川秋色    秋山红叶,层林尽染,房舍隐约,游人如梭。

塔川秋色

    褪去华丽的衣裳,展露丰硕果实。

塔川秋色

光晕在菲门跳跃,投影在地上成画;我独自在门前徘徊,梦里的人儿哦,何时把门开?

 

塔川秋色

    同样的景物,如果换在冬季是不是有点苍凉?

塔川秋色

霜重色愈浓,情深景自美

 

塔川秋色    阳光穿透浓雾,穿透树叶,穿透镜头,继而穿透双眸,反馈在大脑皮层上,荡涤一切残留污浊,只留下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快感。

塔川秋色    雾气散尽,阳光重新掌控了天地,眼前的图画,疑似吴冠中先生的水墨丹青,挥洒自如,自然天成。

 

《滴答》,初听于丽江古城,很好听的一首歌,搬来与友共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