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丽江【Ⅳ】

标签:
古城建筑家乡 |
分类: 杂谈 |
老房子于我并不陌生,眼前这花花绿绿的世界,只因有了阳光而显格外动人,心思便在时空中来回穿梭。
曾在老房子里呆了很多年,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早已印刻在脑子里。家乡的建筑工不厌精,以高大森严著称,承蒙祖上庇荫,家家户户仿佛银子使不完似的,全贴房子上面去了。只是那巷子更窄更深,太阳很难光顾每个角落,天长日久,阴暗逼仄一隅爬满了青苔,甚至茁壮地长出了不知名的菌类,手指轻轻一弹,“噗”,瞬间抖落成了粉末,销声匿迹。偶尔还会发现一只体型硕大的蟾蜍,呆呆地趴着,以它眼中那个人儿相似的神情打量着对方,心中满是好奇,正待去抓,“噌、噌、噌”三两便没了踪影。
最喜夏日天井里搁着一张凉床,仰视着一块四方的天空,散发孩儿时的梦想。也会手捧一部“反面教材”做勤勉状,心早就让那一百零八位好汉牵走了,欲罢不能。读累了,翻过身去,那包了浆似的小凉床便会发出“咯吱、咯吱”脆响,恰巧与街边叫卖冰棍“混声”开来,熟悉而又陌生;或冬日的午后,阳光吝啬地照进天井,洒在泛红的横梁立柱上,将翘起的屋檐,连带墙头的小草一并投在了粉墙上,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小麻雀们也爱耍闹,总听见它们在房顶子上“叽叽喳喳”争先恐后抢着“发言”,还有一只爱钻木的大黄蜂,正不辞辛劳,“嗡嗡”地钻取木柱子,终将也没弄明白,它怎有这般嗜好?愣神间,飘落了一地木屑。
往事恍惚如昨,儿时的印记不可磨灭。写下一段毫不相干的文字,权作对眼前景物补充,却很难让它有如记忆中深刻。一个人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呆久了,无非心生倦意,而一个不合适的地方,你永远很难喜欢。蜻蜓点水间,思绪翻过雪山,掠过清泉,漫步古城,喜爱便是喜爱上了,就像一个人儿,一部好书,需要时间细细品味,漫漫赏读。对于古城,小巷里的老房子应是永远的主题,摩肩接踵的游客只是陪衬和点缀。古城依旧,也因有了阳光,原本平淡的景物变得异样,画面因之生动,却多了一份喧嚣和绚烂,少了一份沉稳与厚重,那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挥之即去,求之不得,抑或现在根本就没有吧?沿街的店铺户户披红挂绿,家家张灯结彩,有如都市霓虹灯般招摇,那是一件时尚外衣,没人能逃过时代的印记。一个建筑可以任人打扮,更应保留一份生活气息,否则跟市场无异。有人说,这里是属于一个人的世界,属于一本书,一杯茶的地方。希望是吧。隐隐觉得,休闲之处不休闲,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正逐渐消磨,并将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但已刻入心间的美很难改变。
组图《阳光丽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