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段跨国的友情

(2012-10-26 18:42:20)
标签:

杂谈

  周六,我专门飞了一趟上海,去见两位德国的老朋友。

  二十六年前,我们在去长城的路上与几个外国留学生相遇,一路攀谈,从此成为好朋友。卡玲在学习中文,她的男朋友古素夫学习针灸。我和小万,阿培都是学习金融的研究生。经常一起听卡朋特兄妹的音乐,骑车去圆明园,在语言学院宿舍里包饺子。我们通过他们对外语能力有了信心,也熟悉了西方人的观念,他们也有了接触中国年轻人的机会,深入了解我们的社会。

  1984年一别,我们到北京火车站去送行,卡玲和古素夫热泪盈眶,我们在众目睽睽下还是很含蓄,但也非常难过。每当去颐和园的佛香阁时,听到风铃声音,总是想起当年卡玲欢快地大叫,你们听呀,它是在叫我的名字!1989年时,卡玲和古素夫还到纽约一趟,我们一起去看百老汇的《猫》剧。以后,便失去了联系。

http://img13.tianya.cn/photo/2009/12/22/16589562_1476417.jpg

  两年前,我在德国开会,与几个热心的德国人打听他们的下落。很快,我就收到了卡玲的邮件,她非常兴奋。我今年九月在德国期间没有时间见面,通了话。相约来北京时见面。上周,古素夫来上海讲学,卡玲约我们三位当年的老朋友一起在上海见面。她还专门将当年我们在北海公园的五个人的合影扫描给我们。

  昨天相见,十分激动。古素夫已经成为德国有名的中西医专家,经常在国际论坛上讲演,他的一个想法是将中医的针灸,刮痧和草药等内容全面应用到德国的大部分医院。卡玲看到我们三个老朋友都各自有成,而且同她一样都是原配家庭,更是惊喜。

  下午,如同当年一样,我们一起去了莫干山艺术区逛,在不同艺术风格的点评中寻找彼此久违了的激情与趣味。卡玲和古素夫更是不时拿出我们当年的合影,向他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介绍我们这段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跨国友情,十分骄傲。

http://img13.tianya.cn/photo/2009/12/22/16589568_147641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