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忆与瓦格纳的剧
(2012-10-26 14:07:15)
标签:
杂谈 |
前天从贵州归来,立即去首都博物馆看了“中国记忆”的夜场。这是全国各地博物馆选送北京的精品,在奥运会期间展示的。看的人一直很多,拖了几次,马
上要结束了,只好披星戴月的去看。对欣赏展品来说,人还是太多,展品布置的格调太差,如此名贵的东西,像摆萝卜似的没有什么设计的排放一起。灯光打的不
好,文字说明也是太多无关的文学造句,令人反感。实在是东西太好了,不得不忍受官办博物馆的说教气氛。许多从小就让我向往的“金缕玉衣”,“马踏飞燕”等
原件就摆在不到一尺的距离,顿时就有与古人同行的意境。令人扫兴的是,有几位部长也来看夜场,立即就有解说员趋前服务,动辄就为领导们的三言两语的高论鼓
掌叫好,大煞风景。匆匆看了一个小时,意兴阑珊,干脆就去买了一本此展览品的画册,回家细品吧。一本印制普通的画册居然标价680元人民币,远比国外同类
画册昂贵而且质量低劣。没有办法,只好买下。
昨天,去了东华门四合院画廊看魏虹作品。她是相识十年的老朋友了,明天回美国,今天也算
送行了。她用周易的六爻理念做观念画,还是很有趣的。作品不多,但在狭小空间中精心设计的布置,与护城河遥相呼应,很是感染人。我又约了王波明等朋友去捧
场,魏虹分头与我们一起品茶,并拍照,将我们作为她艺术活动的一部分。期间,她的一批大学老朋友到场,一个便是当年枪击电话亭事件的操作者。
今天晚上,去听了一场四个小时的瓦格纳音乐剧《唐豪瑟》,第二幕最动人。瓦格纳表现的叛逆和颠覆精神淋漓尽致,特别是将维纳斯女神从爱神转换为女巫的形
象,表达对世俗观念的强烈抵触和反讽让人痛快。这是两百年前的创作呀。难怪希特勒特别崇拜瓦格纳,这个剧组演员的形象和表演始终都浸透着一股德意志的感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