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逐日光”到追逐列车
(2012-10-26 08:33:30)
标签:
杂谈 |
这本书曾多次听人提到,也在香港看到了英文版,但看外文太累,书也太贵,就没有买,等中文的译本。
作者是著名会计事务所毕马威美国的负责人,职业会计师。在53岁时突然发现得了脑瘤,恶性的,只有三个月的余生了。他立即放弃了工作,全力自救,并且将全
部时光留给家人和朋友,做告别人间的各种准备。
书十分感人,不经意中,我错登了去济南的动车,开动前两分种才发现。跳下车了,就去追
逐即将启动的天津方向动车。本来还有十分种,只差一个站台。但是,令我气愤但无奈的是,连续问了四位车站工作人员,均十分冷漠地称不知道哪个站台去天津。
在我终于摸到站台时,发现门被锁上了,管理员称平时不开两个门,必须到几十米外的另一个门通过。结果,眼睁睁地看到列车启动了。
接下 来, 我持着一张“一等座”车票,不断地被几个工作人员南辕北辙地指到几百米外的售票处,站排,
被窗口里的姑娘用消费者无法理解的理由断然拒绝改签,返回车站,又被支到到站长值班室,苦等,被签成“站票”,试图重新买张座票却没有了,但站票可以随时
供应,结果一路站到天津,苦不堪言。卖站票的动车,还是号称高档列车么?
好在,没有到济南,也是幸事了。我的责任,无法太多怨人家的服务了,尽管号称是提供最佳服务的动车。
好在,手里有本好书可读。有大难当前,如此冷静地处理人生后事的作者在此,我岂有它想。
追逐日光的作者终于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的达观、冷静和周到,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一一告别上千位朋友和客户,温柔与家人告别,设计自己的葬礼和骨灰去处,这可真是四平八稳干净利落的境界了,我为会计师的职业训练叹为观止。
感叹之余,我不禁又联想到八十年代初期曾广为流传的一本书:“奇特的一生”,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传记。此人将一生的每时每刻都严格地纪录下来,高度的发挥人生效率,好像在许多领域都有巨大成就。但是,今天想起来还是让我恐怖,这是人生的价值么?
人和人不同,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作者追逐日光如此平和,令人高山仰止。我等凡人追逐列车却是心境难平,倒也不失一种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