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平的!
(2012-10-25 15:14:03)
标签:
杂谈 |
“地球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这是目前红透西方传媒的大腕儿记者Thomas Friedman
的2005年畅销书标题. 最近国内报章和书评对这本书介绍很多了,估计中文本很快就出来了.
我在美国得到一本,在回国的飞机上匆匆看了一遍,印象很好.前部分对全球化的描述有些新内容,后部分一般化了.他是一个非常敏感且会创造新概念的记者.写了四本畅销书,也是周游全球的演讲家.
我对国内报章包括港台介绍本书的书名翻译有些看法.多数人翻成"世界是平坦的",字面不错,但意境不够.
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意识到地球是圆的,作者对妻子称他考虑了同样的题目,但 The World is Flat!
我认为,应当译成地球是平的!这才能与原意对应,也更有冲击力. 姑且如此.
另附一篇短文.
地球是平的,并购是灵的(代序)
时近元旦,突然接到吴芳铭先生的电子邮件,希望能看看他的一部论著并提出意见。我与吴先生素昧平生,如此看重。自然领情。尽管大陆学者经常有类似论著互动于我,但台湾学者能有这样专业的关注仍是让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我几乎连夜通读了这本《购并成长:面对中国高速经济成长的策略》,也认真思考了笔者的三个案例。尽管这些并购都是基于台湾企业之间进行,但并购的资产和经
营环境却是在大陆,因此,作者的题目是中肯的,而且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作者的功力自不待言,全面而贴切地将并购的理念与操作要略娓娓道来,全无许多类似书
籍的高头讲章之匠气。特别是三个案例的把握尤是恰到好处,令并购业者有身临其境的亲切之感。多少有些遗憾的是,作者未及发掘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之间并购的
案例,而作者的功力显然可以建立更大的成就,这也是笔者希望与吴先生共勉的。我祝贺吴先生的成就,这是两岸并购业界的一个重要合作起点和讨论平台,也热烈
希望吴先生以及两岸相关学者和企业家能再接再厉地推动并购交易与并购市场的培育。
2001年9月间,根据笔者的建议,苏州市成功地举办了一次针对台资的大陆资本市场上市研讨会。这是大陆首次以民间为主体推动台资异地上市的试探行动,获
得大陆主管部门的认可,消息同时发布在两岸的主流媒体上。两个月后,大陆主管部门正式宣布允许外资(包括台资)在华上市。此后,笔者与台湾当时主要从事并
购业务的理律律师事务所诸多同仁一起在大陆奔走游说,希冀建立直达的并购通道,给予两岸并购交易以某种最优惠待遇。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台湾理律律师事务所的刘绍梁、叶秋英、苏鸿霞、曾沂、吴志光等几位专业人士非常热心地为我主编的《中国并购报告》(2003)一书写了
长达数万字的“台湾的并购概况”一章,包括了诸如台湾产业环境与结构的调整、台湾公司治理状况、上市(柜)公司并购操作重点、重要并购案例分析以及两岸并
购活动的愿景等内容。可惜的是,在经过大陆出版社审查后,许多敏感词汇和段落统统被砍掉,导致支离破碎,未能充分体现作者的专业素质。尤其是连作者的简历
也被删节,弄得几位看上去仿佛大学刚毕业似的。我们无法左右政治,只有抱歉而已,在此再次谢罪。不过,今天这种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也反映了时代的进
步和政治的步入昌明。
另外,笔者曾在2002年间应台湾《经济日报》的盛情邀请,开辟了一个“大陆并购观察”的专栏,拟写15讲。好象刊出了一半后,彼此失去了联系,也就无疾
而终了。但是,此后,林林总总的台湾企业家和投资银行业者经常不约而来,切磋并购经验,也可见这个题目仍是非常有人气的。此次翻检当年作品,似乎并不落
伍,而且与吴先生的大作相契合处甚多。因此特征吴先生的恩允,续貂于后,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因从来没有领得稿费,想来没有版权的问题,就再次
向台湾《经济日报》致敬了。
另一件我深以为憾的事是过去10年来三次有来自台湾各界的邀请,却始终阴错阳差未能成行,以至形成心理障碍,第四次出行的理由尤要提升。或者能亲手参与几件有影响力的两岸并购交易,或者我所任职的大陆并购协会能在台湾发展几位理事甚至建立分部等等,我确信指日可待。
“地球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这是目前红透西方传媒的大腕儿记者Thomas Friedman
的2005年畅销书标题,联想到全球经济的平坦化,日益消除了沟沟壑壑,居然台湾与大陆经济仍然屏障太多,不免心伤失意。因此,加上一句“并购是灵的”,
诙谐之外,还有诸多寄托,寄托两岸业界同仁能奋发图强,在经济领域彼此合作并购,甚而发威西方领域,大中华经济力量的崛起应当是21世纪的核心,也是全球
经济的平整力量。
吴芳铭先生的论著给我们一个扎实的思考起点,显然,我们要感谢他。
2005-12-29 于海南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