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视《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看官老爷的思维模式

(2010-10-12 19:16:13)
标签:

杂谈

江西宜黄强拆事件目前基本告一段落,钟家数口,死的死,残的残,宜黄政府也换领导重新来过,然而一张帖子横空出世,一个笔名“慧昌”的宜黄政府官员投书财新网,对强拆自焚事件进行分析和梳理。以下是传送门:

http://policy.caing.com/UnionNews.jsp?id=100187635&time=2010-10-12&cl=106&page=all

我估计很多网友会扫上一眼,甚至连看不看就“五毛”、“颠倒黑白”、“无耻”……之类的词丢过去。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当人民公仆不是人民公仆而是官老爷的时候,你仰面朝天谩骂吐唾沫,只会落回到自己脸上。我们应该做的是静下心来看看他说了什么。事实上,当一只猴子和你平视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人的形状;但它非要沐猴而冠爬到你头上俯视你,你恰好能看到它的红屁股。

细读此文,我认为这是一篇比较有水准的好文章,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则“辟谣体”的活标本,透视《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我看到的是政府官员的思维模式与愚民之道。

以下是本人的分析,也许会有一点长,请容忍我的裹脚布式写作方法。

一.以诡辩代替思辨的辩论方式

在分析某个事件的是非曲直的时候,一个有正常逻辑思维的人都知道“孤证不证”这个道理。任何一方说的都有可能是假话,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正反双方的陈辞摆到桌面上相互比较,当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双方的话要么一对一错,要么全错,永远不可能出现全对的场面。

对于宜黄事件,受害人与政府,正是事件的双方,受害人钟家的遭遇,各大媒体都有详细报道。一方的陈词已经放在桌子上了,如果慧昌想证明他们的说辞是假的,非常简单,只需要把政府一方的说辞或者“事实”摆在桌面上对比即可。这么简单的逻辑,难道慧昌不懂吗?

他显然懂,但综观全文,对于钟家人的遭遇,慧昌大人自始至终闪烁其辞,官方那天到底做了什么,他讳莫如深,惟一敢拿出来说上两句的是此次事件刚刚开始传播的时候的一个错误——注意,不是一些,是一个——他的原文是这样说的:“本是当事人把一床被子点燃从楼上丢下来,被写成人烧得像火球一样滚下来”,不错,在此次事件开始传播的时候,很多人把钟如琴丢下来的被子当成了钟如琴本人。这也是慧昌的一根救命稻草或者说是遮羞布,但是,问题马上来了,把被子当成人体,是网络传播时的误传,但随着“主流媒体介入其中”、“从事发开始,整个过程都有记者跟踪报道”,这一误传被迅速纠正,关于这一点,请参考凤凰网宜黄强拆事件的专题,在这张图的下面,配文是这样的:“一团火球从楼上掉了下来 以上均由南方都市报供图”。也就是说,正是新闻媒体的介入,才在细节上纠正了这一错误,新闻媒体对于破除谣言起了重要作用。而慧昌却拿这根稻草来说媒体的事,岂不是拿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这还不算,慧昌又拿起第二块石头狠狠砸在自己的脚上,就是下面这句:“有人对上传网络的照片进行了仔细辩析,认为如此高清晰和精准的照片,绝非业余水平,也绝非现场抓拍。”不是业余,自然就是专业,不是抓拍,自然就是摆拍,而且是高清晰和精准的摆拍,那我就要问一句了,既然是“如此高清晰和精准”,为什么还会让人把被子认成人体?既然是“专业摆拍”,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在照片上看到现场政府工作人员无一上前营救,而是袖手旁观?这些政府工作人员好配合这位“专业”人士的指挥哦,让袖手旁观就袖手旁观,原来是政府工作人员和这位“专业”人士相互勾结着给政府抹黑来着!

当然,慧昌是不会把这种“坊间”的“有人”的话当成主要论据的,因为造谣者自然知道这一谣言的荒谬程度。慧昌把这位“有人”的言论拎出来当枪使,立刻将身一扭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把枪远远丢在地上以昭告天下,我跟这个“有人”不是一党,但接下来他又来了个“不过,包括记者在内的围绕在钟家周围的一些人,也许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又悄悄把这把枪拾了回来。

稍有常识的人就可以看出(这句读起来一定要用罗京的语气),“并不简单”这个结论,正是在“有人”的“高清照片论”的前提上推导出来的,慧昌一边用这个前提,一边又装作不认识,这种强词夺理的推论方式,你要不仔细看还真会被唬住。

以上文字,是为大家展示慧昌的辩论方式,就是以诡辩代替思辨,先把水搅浑再说。接下来,笔者将为你展示慧昌是如何以阴谋论来向受害人泼脏水。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