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神偷》:已经回归的香港和没有回来的香港

(2010-05-04 16:10:05)
标签:

娱乐

分类: 猪眼看电影

好吧,我承认,我容易激动又容易感动。所以电影后半段,我哭了。但我拒绝承认我是被煸哭的。“煽情”二字放在这样一部佳片身上,简直是一种污辱。让我感动的是那份精神、那种情怀、那种味道。

友情提示一:如果你眼眶浅,请自备纸巾,两条以上。

友情提示二:本文有剧透,建议你先去影院。这么好的电影,值得支持。


http://fmn.xnimg.cn/fmn043/20100421/0330/b_large_8xkJ_1f3d000390102d0f.jpg

说演员:大惊喜与小遗憾

任达华。恭喜华哥,凭此片登顶影帝。身为80后,如果谁说他没看过任达华的三级片,你一定要上去认真记住他的脸,因为你看到装B犯本人了。在三级片界,虽然论夸张他比不上徐锦江;论淫荡他比不上吴启华;论咸湿他比不上曹查理;论生猛他比不上黄秋生……但论性感,以上几位大哥见了他就得绕道走。以三级片起家的任达华,真正对得起“岁月神偷”这个片名。岁月偷走了他的年华,但却还给他演技,在《岁月神偷》里,他的表演说得上朴实无华、重剑无锋。看得出他刻意收敛锋芒甚至被抢戏,但这份内敛却使得他成了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http://fmn.xnimg.cn/fmn037/20100421/0330/b_large_HaLE_1517000391792d0c.jpg

顺便八卦一句:刚去香港警务处的网站溜达了一圈,发现任达华的胞兄,原来的二把手任达荣的名字不见了,赶紧搜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这大哥今年年初退休了。

君如。在我心目中,吴君如是香港最好的女演员。关于这一点,请参考《金鸡》、《江湖告急》。千万别拿王晶烂片里的吴君如来说事,谁还没份工作?《岁月神偷》里,那份浑然天成的市井气和沧桑感,我想也只有她能拿捏得这样好。


http://fmn.xnimg.cn/fmn044/20100421/0330/b_large_0KXB_4f8b000390bc2d0e.jpg

钟绍图。我一直以为今年的金像奖最佳新人非他莫属,小家伙在电影里抢光所有人的戏。看到他,我就想起《如果·爱》里张学友评价金城武的那句台词:“你看,镜头多爱他!”在《岁月神偷》里,每次切到钟绍图和李治廷脸上,镜头就像长了手一样,温柔地抚摩这一小一大两张脸。如果老天告诉我,将来我儿子会像钟绍图一样可爱,长大了会像李治廷那么帅,我明天就去找个女人来帮我生下他。


http://fmn.xnimg.cn/fmn038/20100421/0330/b_large_5oF2_1a8a0003a08e2d14.jpg

李治廷。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干净的男孩子了,我想看过《岁月神偷》的女孩子都会喜欢上他。为了让没看过的人有些印象,我可以这样形容他:他长得像王力宏和韩国那个叫金范的演员的二合一。但可惜的是,他是这部电影最弱的一环,他的表演非常稚嫩而无力,直接导致了我很难入戏。
http://fmn.xnimg.cn/fmn042/20100421/0330/b_large_AthK_1f3d000390272d0f.jpg

跟他相映成趣的是和他配戏的女孩蔡颖恩,天知道丫什么来路,长得那么抱歉还敢玩生死纯爱?导演居然敢给这样一张脸大特写?幸好这只是一条支线,否则就凭她的长相和演技,她的毁戏力度,简直就是《哈利·波特》里的张秋。

龙套们。罗启锐张婉婷伉俪的面子大了去了,龙套们都是国宝级的。吴君如拉来了她老爹夏春秋——自家人好说话;许鞍华演的小学老师喜感十足;夏萍奶奶的出现,绝对是惊喜中的惊喜;谷德昭算是这里面资历最浅的,不过他演的上海佬入木三分——承认了吧,你丫就是来抢戏的!

说情怀:不想长大的小飞侠

比起半商业化的《岁月神偷》,我更喜欢它原来的名字《1969太空漫游》。导演罗启锐说这个电影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取材于他自己的故事,他也失去了哥哥,那么,电影里可爱的进二,其实就是他本人。而整部电影就是在透过一个八岁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http://fmn.xnimg.cn/fmn043/20100421/0330/b_large_EFzb_575500020d432d10.jpg

进二偷了鱼缸套在头上,如果看《1969太空漫游》这个片名,你就会明白:“他这是在cosplay宇航员”,但用了《岁月神偷》,却得到了夏萍奶奶出现时,进二那句内心独白“我长大了要当太空人”才能明白过来,然而可惜的是,这个线索埋得有点深,忽略掉这个线索,后面有很多细节的表达力度就打了折扣。

在描述故事的进程中,导演借进二的眼睛来说话,他自始至终用了两个视角:进二的仰视与玻璃罩后面的俯视。

从进二的眼睛看过去,爸爸是高大安全的,但有时过于威严,所以他不敢直视,这就是为什么镜头很少长时间在任达华身上停留;哥哥是他最珍爱的,所以连镜头切向哥哥时都那么依恋。说到这里我有点理解为什么选了那么难看的女孩来和李治廷配戏,因为她是来抢哥哥的,所以,再漂亮在他眼里也是面目可憎。

上个世纪60年代,是香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候,关于这段历史,可以参考《大时代》、《五亿探长雷洛传》、《跛豪》……等一大批影视作品,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毫不过分,但在8岁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丑恶,所以当电影需要大视角对整个时代进行白描的时候是,导演让进二隔着鱼缸看世界,于是就有了一个朦胧而扭曲的镜头感,也就是“1969太空漫游”的题中之义:外面的世界,现实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自己不理解的东西的太空。
http://fmn.xnimg.cn/fmn040/20100421/0330/b_large_d1To_575500020d4e2d10.jpg

进二拒绝长大,在这一点上他非常像《小飞侠》里的彼德·潘和《铁皮鼓》里的奥斯卡,从电影里可以看得出,他非常聪明,小小年纪就知道假冒明星签名卖“明星签名照”赚钱,但既然上面有一个样样优秀的哥哥了,他再优秀也不可能超过哥哥,而且,他还这样爱这个哥哥,所以他乐得当一个快乐的差生,缩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里,隔着玻璃看着大人们为了生计忙碌。就算是门门功课“差差差”,他也能把它们唱成“恰恰恰”自得其乐。在这一点上,我想起了罗永浩说过的,当神童是很累的。所以进一门门功课优秀,后来稍一亮红灯就被爸爸骂个狗血喷头,而一向是差生的进二只背了几句《木兰辞》就把爸爸妈妈吓得够呛。

进二的拒绝长大还在于:童年,永远是最美好的。在进二的眼里,也就是罗启锐的记忆里,那个时代,有最美丽的冯宝宝和粤语片;有一毛钱一个一毛半两个的芝麻包……最令他神往,也是电影用力大的一个细节就是:吃串饭。大家都在自家门口摆上桌子,小孩子端着饭碗跑来跑去,你家今天晚上有鸡蛋羹,来一勺!他家做了红烧肉,那块大的是我的……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银幕前的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外面的世界,和我有什么关系?那个上门来收钱的鬼佬警察叔叔,为什么爸爸妈妈和哥哥都这么讨厌他?他明明和我玩得很开心,真是奇怪!

最能体现孩子视角的,莫过于台风天时满天飞的鞋子,那个灾难性的镜头,居然是全片最诗意、最超现实主义的场面。也只有在孩子的眼里,才有这么残酷的美好。

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非常像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马小军的眼里,文革与他无关,那个夏天无比干净无比燥热,同时又无比躁动,就像他们这批人。再类比一下,我生于1982年,我七八岁的时候的记忆,也是既朦胧又清晰而又超现实的,那时候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来着……打住!

说故事:大俗套有小细节

如果只听故事情节,我一定会边吐血边大骂:烂片啊烂片!你不信?LOOK!彩色字部分是假如我只听故事情况下的反应。

故事讲述的是香港普通一家人的故事(切,这种家庭伦理有屁看头啊?不管是中国还是棒子国,这种烂大街的狗血剧情多了去了!),哥哥和一个富家女恋爱(滚,你还能找出比这更操蛋的主角设定吗?)哥哥得了白血病死了(日,丫就算死也得点别的病行吗?白血病这种桥段是上个世纪的了好不好?)…………
http://fmn.xnimg.cn/fmn043/20100421/0330/b_large_w4Up_1517000391a72d0c.jpg

然而,洪七公大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真正的烹调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显出奇妙功夫,这道理与武学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所以黄蓉做出“玉笛谁家听落梅”和“二十四桥明月夜”时,洪七公不过打个哈哈,而黄蓉一说要做炒白菜和炖鸡蛋,老叫花馋得哈喇子都快下来了。用在电影上也是这样,如果罗启锐和张婉婷要把《岁月神偷》弄成一部煽情片,那我绝对要狠狠鄙视死他们,他们的招数举重若轻,无招胜有招:在描述亲情的时候,他们没有在父慈子孝和乐融融上下功夫,而是让罗爸爸捧起罗妈妈的脚看他的鸡眼,然后在为她做的一双皮鞋上开了两个洞方便透气;在“弄死”进一的过程中,他们没有祭出深情告白、飙泪祭拜这种煽情大招,而是让罗爸爸在进一的葬礼上放进一写的歌,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也随着歌声流到每个人的心里。
http://fmn.xnimg.cn/fmn041/20100421/0335/b_large_gIki_26c4000392d02d12.jpg

可以说,在营造气氛方面,罗启锐和张婉婷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这个故事像一般的讲述方法一样来的话,会激起观影者的情绪反弹,但他们先给出一个大俗套的故事架构,然后在所有的可能泼狗血的地方,他们一直在收敛收敛再收敛,但那种淡淡的愁绪,却在一点一点地渗透,让你不自觉地陷进去而无法自拔,即使最俗烂的结局出现时,也给你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关于这一点,我也要用那个最俗烂的故事来说明:你把一只青蛙丢进滚烫的水里,它会一下子弹出来。而你把青蛙放进凉水里,然后在锅底慢慢加热,当青蛙发现不对时,它已经没有力气跳出来了。

说精神:万千滋味说不尽

《岁月神偷》是一部很香港的电影,那种港味,是我们这些旁观者不太能体会的。而说到“很香港”的电影代表,我脑子里反射性地想到一部:《金鸡》。巧合的是,也是吴君如演的。《阿甘正传》借阿甘这样一个傻子的嘴讲述美国历史,《金鸡》借吴君如演的妓女的口来讲述香港历史,而《岁月神偷》却有点像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从一个时间点一刀切下去,露出来的是历史的年轮——所以我再次重申:《1969太空漫游》这个名字,是多么的切题——《岁月神偷》这一刀切下去,露出来的是以罗启锐张婉婷为代表的一批香港电影人的香港精神。

罗爸爸说:“鞋字半边难!”简体“难”字看不出怎么着来,繁体“難”字和“鞋”字就像多了。而罗妈妈说:“鞋字半边佳!”还为她的新鞋子一只起名“难”一只起名“佳”,然后就这么一难一佳一难一佳地走下去——这代表的一种乐观精神;而说出“鞋字半边难”的罗爸爸还有另一句话挂在嘴边:“只要保住这个顶就行!”——这代表一种顽强的韧性。这两种精神交织在一起,就有了罗爸爸和罗妈妈在台风天用肉体力扛台风保屋顶的那一幕。也正是这两种精神交织在一起,才使得香港渡过一个又一个大灾难,直到如今。
http://fmn.xnimg.cn/fmn045/20100421/0335/b_large_EjZb_4f8b000390f22d0e.jpg

我们是旁观者,但同源同种,让我们很容易从这里切入进去感同身受。华夏民族能够几千年屹立东方,不是没有道理的,乐观和韧性这两种精神,一直传承在我们的民族血脉中。再说的大一点,为什么中国能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冥冥之中,自有一种叫做“精神”或“气节”的东西在。所以,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爱国者,正是因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为这种精神而自豪。话再反过来说,正因为我热爱这个国家,所以我痛恨那些以国家之名害人的人……(有人拍桌子:你丫烦不烦,写你丫的观后感!穷白白个屁啊!)OK,打住!

在励志与怀旧之外,有一种滋味不得不提,那就是殖民地情怀。对于我DZF,香港人的态度就像冬天的豪猪,靠太近会扎到,离太远会冷。近之则不逊,远则怨。表现在电影里,就是若有若无的怀疑,对于这种怀疑态度表现得最隐讳但又透彻的,当数1998年的《暗花》,那位面无表情但掌控一切的“洪先生”,要说没有隐喻,鬼才信!
http://fmn.xnimg.cn/fmn044/20100421/0335/b_large_Oy8O_15150002367f2d0c.jpg

香港回归十多年了,也是时候怀旧了,《岁月神偷》的怀旧,一不小心就带出了点醉翁之意:进二偷了英国国旗披在身上满街跑,是不是有一点隐喻在里面?而电影的最后,进二想起奶奶的话:“把你最爱的东西全部丢进苦海,你就能和亲人相逢!”于是他往海里丢东西,而最珍爱的东西之一,就是那面英国国旗。

其实,说到殖民情怀,香港电影与台湾电影在某些方面一脉相承,看《岁月神偷》时让我想起《海角七号》,在《海角七号》里,充满了对日据时代刻骨铭心的回忆,而电影里日本兵撤离时,那种离愁别绪,也不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所能理解的。

字码到这里,我有点悲观,我不知道是不是近来看到的一些社会现实影响了我的情绪,但对于《岁月神偷》,对于香港,我认为我的判断是正确的,百年殖民的痕迹是不可能消除的,不可能。

说希望:香港电影的回归

这么多年来,香港电影一直在削足适履,自我阉割的后果是渐渐失掉了香港电影应有的自由与活力。好在,我们还有许鞍华、彭浩翔……这样一批执着于港味电影的人,于是有了罗启锐张婉婷这部《岁月神偷》,那种久违了的、没有“合拍”碍手碍脚的感觉真的很好。2010年,有几部看上去港味十足的电影要上,动作、喜剧、悬疑、生活……也许,那种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百无禁忌精神会再次回归?

希望是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