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户籍是如何管理的?

标签:
文化 |
说到户籍制度,在我国很早就有着关于这方面的记录,我国古代的户口制度名为“编户”,当时的每位百姓都需进行登记,但似乎城镇户口或者农村户口分的不是那么清楚,当国家遇到紧急战事时,军队数量有些不够了,临时需要补充人数,这个“编户”制的作用就来了,当时的户口上面要写上姓名和年龄之类的信息,这样遇到紧急战事,需要抽调人上前线时,查询资料就会比较方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2/d173e4da06fc470cbbdc469dc44c6e8a.jpg
(图片源自网络)
当时在秦赵长平之战时,秦昭襄王得知兵力不足时,就是运用了这个制度,进行“大料民”,要求16岁以上能够扛动“戈”的人,全部上前线,这种人海战术运用的十分成功,迅速击溃了赵国,直接令赵国元气大伤。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2/bb6f207406a24df38f93c57d2743c7b8_th.jpg
(图片源自网络)
当时的“编户”上有些内容与今天的“户口”,还是有些不同的,例如在当时的编户上,是要填写“肤色”,这一栏的,估计是怕战时太紧急,怕有人想跑,才把肤色也记录下来吧。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2/a7f70a556f4341f89f57ca4b73891bf3_th.jpg
(图片源自网络)
当然,这种“编户”制也不全只是在战争时期有所作用,在统计当时全国人口数据,人均生产力等等都有很广泛的运用,其本质上是方便更好的对社会各阶层进行管理,让社会能够稳固健康发展,所以“编户”制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官兵捉拿盗贼时能够追根溯源,知道他是哪里的人,有什么特征,这样在侦破时便可以提高效率,同时在选拔人才时,也能及时将信息进行传递,所以“编户”制的用途还是很广泛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2/514806a5fb2b41e6a7449641075c7226_th.jpg
(图片源自网络)
此时不禁感慨一下,原来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想到这种方便统一管理的方法,真是不得不佩服古时候人民的智慧。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2/ece678a5ca194868a0e8b78bcb85be3c.jpg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