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iddle/6314cb0ata9807d069259&690
1955年12月7日由北京市公用局及第一机械工业部计划司所组成的无轨电车小组完成了《无轨电车车型技术建议书》,认为无轨电车的优点:
在节约石油上有重要意义;基本建设投资远低于有轨电车;客运成本比公共汽车低;线路维护费用低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动机运行比汽车内燃机可靠;无噪声污染,不排放废气;不会发生象有轨电车那样对地下金属物水管地下电缆的电蚀作用;乘坐舒适;有较大的超负荷能力。该报告认为当时国内已具备生产无轨电车的能力并对适合我国特别是北京市的无轨电车的车型提出了完整详细的建议。
从1958年秋开始,北京有轨电车陆续拆除。以下是当时有关的报纸摘要:
《北京日报》1958.8.17 本市配合工业建设大力改建城市
内城有轨电车道年内拆除
天安门广场拓宽
东郊今年先供暖
在今天上午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张友渔副市长说:根据城市改建的需要,今年开始动工展宽天安门广场。今年开始逐步将内城的有轨电车轨道和外城蒜市口到菜市口一段的轨道全部拆除,改行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这样做全部投资为2000万元,但可以一劳永逸,比较每年要花一大笔维修费还是合算的。
《北京日报》》1958.10.4 无轨、汽车逐步代替有轨电车
1路、8路有轨电车今天开始拆除
新辟从西直门到永定门22路汽车
本市城区公共交通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交通部门为了迅速用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代替有轨电车,以减少城市噪音,防止破坏地面和电蚀地下管线,决定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今天起开始拆除司法部街到前门地段的有轨电车轨道,第一路(由西直门到永定门火车站)和第八路(由西直门到体育馆)有轨电车即从今天起驶。为了不影响乘客交通,公共汽车今天起开辟由西直门到永定门的第22路营运线路代替有轨电车。
http://s9/middle/6314cb0ata980256b1238&690
1959年3月9日下午,内城最后一班有轨电车驶回车库。
《北京晚报》1959.3.12
《一号司机》作者电车公司工人刘凤麟
今个开会的内容与往日不同。爱说俏皮话的小伙子管它叫“散摊会”。有一位身量高大,不胖不瘦的老工人,默默地独自走上一列停着的有轨电车上。静站了一会儿,伸出了手,摸摸“电缸”,又扶扶“闸把”,然后出神地思索起来。他就是有名的“一号司机”、钱兴宽老师傅。
提起“一号司机”,谁都知道他是电车公司的“开国元老”。1924年(民国13年)他十八岁就考入了电车公司。
那会儿开车,如同“站刑”,整天价提心吊胆,说不定会挨谁的打。工作上稍有差错,动不动罚钱赔款。
钱师傅说:“我是说首都发展的太快了。可惜我今年五十四啦!开不了无轨,我还得先在外城转悠一阵子,等着开电气车呢!”
http://s5/middle/6314cb0ata9801c59b634&690
有轨电车停驶以后,停放在车库的有轨电车。
《北京晚报》1959.3.9 第四版 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新线行驶准备就绪
行车时间与行车间隔已安排妥当
为了将新路线的行车组织好,市公共汽车公司曾经于星期六、星期日和平日上下班时间,在原来有轨电车线路上,三次调查客流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相应地安排了各条线路的车辆,和行车间隔。
4路环行,平时将保持28辆汽车往返驰行,配备大型“斯可达”车,后面还带拖车,这样一部机车和一部拖车,能容150位乘客,和有轨电车的容量差不多,但效率较有轨电车高,原有轨电车环行走一圈要75分钟,汽车只需59分钟就够了。行驶正常的话,4分钟就有一趟车;24路公共汽车间隔3分钟一趟;5路无轨电车安排两分多钟一趟。另外,在西单等地还准备机动车,根据情况增开加车或区间车。这样,基本上可以顺利输送原有轨电车的客流量。
http://s16/middle/6314cb0ata98010111daf&690
有轨电车停驶以后,拆除东长安街北京饭店前的有轨电车铁轨。
http://s13/middle/6314cb0ata9802fc6819c&690
有轨电车停驶以后,无轨电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59年3月10日,北京内城(今天二环路以内)的有轨电车停驶。
1966年5月,北京的有轨电车全部停驶。
视频资料:老职工讲述1959年最后一班有轨电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