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省高中地理教学李朝阳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2019-05-20 10:26:27)
标签:

教育

分类: 基本情况

陕西省高中地理教学李朝阳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省厅名师工作室考核的要求为指导,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原则,以工作室为平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反思、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等方式,引领工作室成员在学习、思考、实践、反思、总结的过程中,探讨地理教学规律,改进地理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地理教师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二、工作理念

    钻研思考,求真务实,服务教学,共同成长。(钻研理论研究实践,在工作中总结,在总结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追求真理追求实效,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为了大家成长,为了学生成长,为了自己成长)

三、工作目标

   (一)长期目标:围绕省厅对名师工作室规划的总体目标,建设高水平名师工作室,有效地推动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省内高中地理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地理骨干教师团队。

   (二)中期目标: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为载体,借助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和课例研究,积极开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打造学校精品课程。

   (三)近期目标:积极搭建交流研讨网络平台,以研究解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使工作室成员学有所悟,教有所研,研有所得,并在学校和周边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四、工作步骤

    (一)组织部署阶段(20193月)。

     1、遴选工作室成员,明确分工;

     2、研究制定工作室工作章程、工作制度、工作计划;

     3、拟定近期工作室开展活动项目。

     4、提交工作室工作计划。

    (二)行动跟进阶段(20194—20197月)。

     启动工作室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1、主动学习提升。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研读1本以上教育著作,广泛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报刊,做好笔记,撰写学习心得。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2、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自己所带学段的教材,研究其编排体系特征、内容、方法等,正确把握教材的意图,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日常课堂教学效率。

     3、建立交流平台。建好工作室教育博客,成员微信交流群,QQ群;开展课堂展示,每人每学期上1节以上校内公开课或观摩课,展示教研成果。录制并上传每人一节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4、落实好“41”。每周撰写1份教学反思,每月撰写1份课例研究报告,每学期撰写1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每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教学论文。

     5、开展帮扶工作,送教下乡,讲座培训(帮扶镇头中学、西街小学等)

     6、做好阶段小结。参加省上的中期考核。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98—201912月)

      完善工作室工作,接受省厅综合考核。

     1、继续开展课堂展示,讲座培训,送教下乡等活动。

     2、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3、撰写工作总结报告。

     4、接受省厅的综合考核和评选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强化教育理论学习,提升地理专业素养。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研读教育著作,广泛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报刊。每人每期阅读一本教育专著,每人每年完成5000字读书笔记。

      2、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工作室成员每周撰写1份教学反思。

      3、切实提高教研能力,就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探讨,积极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每人每月撰写1份课例研究报告。

      4、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推广教学教研成果。工作室根据教学实际确定主题,聚焦课堂、研究教学、探讨教法,每学期集体研究1次。以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六、工作措施

      1、建好网络平台,扩大资源共享。工作室成员每两周在工作室博客至少上传一篇文章(学习心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课例报告、教学论文等)

      2、落实校本研修,开展课例研究。针对学段特点和教学实际,认真开展课例研究,积极探索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3、开发精品课程,推进课程改革。各成员分工录制完成大气环境一章的精品课程。

      4、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发挥工作室的团队作用,以引领示范、传帮带为主,带领一批热心地理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

      5、学习教学新法,进行微型课研究。每个工作室成员,根据研究的成果,每年至少录制1-2节优质微型课。

七、保障条件

      1、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和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

      2、学习制度: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形式,每学期阅读1本以上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或专业书籍,广泛阅读专业报刊杂志,并做好学习笔记。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或教育随笔,进行网上交流、探讨,分享智慧。

      3、研讨制度: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主题,积极开展网上交流或集中研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聚焦课堂、研究教法、探讨学法。

      4、博客管理制度:及时上传全体成员的教学心得,课程设计等各方面的教学成果;及时向其他成员传达新的教育动态,积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开阔视野,提升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室及其成员活动档案,做好工作室大事记及活动记载。工作室及其成员个人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例分析、课堂实录,讲座提纲、报告影像资料、论文、专著以及所获各项荣誉复印件等,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收集、归档、存档。

      6、展示交流制度:工作室每学年举行一次成果展示交流会。工作室成员每学期上1节以上公开课。工作室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术交流,推广交流教育教学成果。

     2019、3、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