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宁:给孩子未来的幸福之给孩子失败的空间
(2010-06-30 00:20:08)
标签:
育儿教育华中创智论坛刘丰宁企业顾问文化杂谈成功人士创新能力 |
分类: 育子、两性关系 |
走马路牙子是许多幼儿喜好的活动。楠楠和爸爸妈妈上街时最开心的事,就是用一双小脚沿着马路牙子走。有时他平伸两手摇摇晃晃地走,嘴里念叨:“过独木桥了。”有时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像螃蟹似的横着身子挪步。即使走不好,一只脚掉下马路牙子或摔倒,他站起来高高兴兴继续走。爸爸妈妈从不干涉他,掉下去再重来嘛,没有失败哪有成功?
朵朵就没有这份幸运了。她也想走马路牙子,可是爸爸训斥:“放着好好的路不走,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淘气。”妈妈倒是和颜悦色哄着说:“马路牙子这么窄,你能走好么?别逞能了,走不好掉下来,崴了脚、磕破了腿怎么办?”摆出一大堆肯定要失败的后果来,就是不想让朵朵去尝试。于是,一个对孩子来说很有趣的探索过程被扼杀了。
在家庭生活中,类似失败的尝试处处可见。比如,10个月的宝宝用勺子吃粥,弄得满身满脸,最后还把粥碗打翻了;两岁的宝宝自己穿裤子,把两只脚插进一条裤腿,拔不出来了。这些难道不是失败吗?但是就此不让他再尝试,他永远也学不会最基本的生活本领。大人包饺子,宝宝也要包,就让他包嘛,谁天生就会呢?宝宝要学着扫地,扫不干净可以再来一遍;宝宝做手工,剪坏了纸样,鼓励他修补好就行了。父母要是怕失败什么都不让他干,到头来会害了他。
在孩子失败的过程中,孩子有痛苦是在所难免的,父母想关心孩子抚平孩子的创伤是正常的,但是父母永远不能代替孩子接受痛苦。毕竟我们做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
同时,培养孩子独自对生活对学习判断能力,即使错误,也要支持,也要认可孩子的决定并鼓励他们,让孩子从失败中承担责任享受成长的快乐!
孩子弱小,心灵还没有发育好,承受能力也是比较弱的,非常害怕父母的唠叨,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忐忑不安,没有体会到失败的滋味,反而过早的迷失了自己,不敢做决定。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自觉变化的环境,不是让孩子随着我们大人的意愿走,让孩子做这个放弃那个,这样不是保护孩子,反而是加强了孩子的挫败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