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幼小衔接的目标渗透在学习性区域

(2015-12-30 15:00:16)
分类: 教师论文和随笔

    《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在游戏和日常环境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游戏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来选择活动内容,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的幼教工作者们认同。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将这些培养重点、学习内容、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其中,分层次的个别指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幼儿去积极的获得认知、情感、语言、动作等多方面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大班自主性学习区域的创设、材料投放、以及各区域中如何渗透幼小衔接目标,力求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实现幼小衔接。

 

    幼儿教育和小学低幼年级教育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教育阶段,所以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续的东西,而是培养学生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特别是幼儿到了大班阶段在对他们学习基础素养、学习适应性、社会性情绪等方面的培养是重点。学习基础素养指的是幼儿的逻辑能力、理解表达能力、精细动作方面的能力;学习适应性则包括学习上自理、自律、交流等;社会情绪指幼儿与同伴、老师或者他们相处中的自控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中,渗透这些幼小衔接目标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教师可以根据主题教育目标和幼儿兴趣投放材料,并且依据幼儿操作和探索水平,及时不断调整目标,通过材料的控制引导幼儿活动,既可以渗透必要的幼小衔接知识内容又可以达到获得一些基本技能练习的目标。②自主性学习区域的空间和时间都是半开放的,能让幼儿按自己的认知速度学习,形成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升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③在自主性学习区域内,教师可以深入的观察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及时有效的对个别幼儿进行具体指导,弥补集体教育中观察不足的缺憾。④可以紧扣主题教育价值,挖掘各领域中可操作的内容进行区域活动设计,引领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