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拉登:构建美国和谐社会的投名状

(2011-05-07 06:46:34)
标签:

杂谈

拉登之死的美国价值

 为构建美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美国最需要的就是敌人......

 

雪珥
 

 

【雪珥公告】雪珥博客所有文字,可供任何非商业性质之博客、微博、论坛等任意转载,但需注明出处。未经雪珥本人书面许可,任何报刊不得擅自转载,敬请自重。有关出版事宜,雪珥目前并未授权任何人作为版权代理,相关出版机构请直接与雪珥本人联络,以免相误。“雪珥传播”已经中国国家商标局注册在案,为维护雪珥及相关合作媒体之合法权益,对任何侵犯雪珥商标权、著作权之行为,雪珥传播之法律团队将予以追究。谢谢理解。雪珥信箱:snowswords@hotmail.com 


  2010年7月4日,美国国庆节。一段时长4分39秒的视频被悄悄地放到了Youtube上,其名字是《奥巴马真的就是奥萨马》(Barack Obama really is Osama bin Laden)。这段视频,将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恐怖大亨奥萨马(本·拉登)的头部照片,分眼睛、眉骨、鼻子、嘴巴、耳朵等等,进行一一比对,最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奥巴马总统与本·拉登居然是同一个人。
  这段显然恶搞的视频,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大的关注,就被湮没在Youtube的视频海洋中。但是,随着5月1日晚伊斯兰堡郊区的枪响,本·拉登被宣告击毙后,这段视频点击量疯狂增长,“顶”它的人和“踩”它的人几乎相等,从留言来看,区别在于:“顶”的人欣赏其娱乐精神,而“踩”的人不满于其恶搞精神,F开头的“四字经”随处可见。
  奥巴马与奥萨马,这两个极为近似的名字,即使在奥巴马宣布奥萨马被击毙的当夜,不少媒体还照样出现“奥巴马被击毙”的笔误。这种混淆,是否会令一些美国人变得特别敏感?

 

  在美国历史中,奥巴马是最为另类的总统:不仅在于他的肤色,更在于他曾经生活过的穆斯林家庭。奥巴马在童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与印尼继父苏托洛(Lolo Soetoro)住在一起,苏托洛是穆斯林。一些美国报纸曾赶到印尼挖料,从奥巴马就读的小学查到他在注册表上宗教一栏填的是穆斯林——当然,作为孩子,这一栏一般是根据父亲的信仰填写的。CNN因此认为,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父亲是穆斯林的总统。
  在奥巴马当选之后,美国舆论经常猜测:我们的总统是位穆斯林吗?
  2010年8月,奥巴马总统支持在世贸遗址附近建造清真寺,以促进不同宗教相互了解和融合,这与CNN调查所得的高达七成的反对民意形成了碰撞。
  随后,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Forum)举行的“政治、宗教与总统”的民众调查中,18%的美国人居然认为总统奥巴马是穆斯林,只有34%的美国人准确说出奥巴马的信仰是基督教,43%的人则不知道奥巴马的信仰是什么。《时代》周刊进行的同类调查发现,更高比例的民意,认为奥巴马是穆斯林。
  在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发布后,白宫立即予以回应。白宫发布的声明宣称,奥巴马总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每天祷告,正是对基督的坚定信仰,引领着他面对重重困难,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信仰“缝在袖口上到处示人”。

 

  尽管白宫认为总统的信仰是他的个人隐私,希望民众将注意力从总统的信仰转移到国政上去,但白宫无法忽视的是:调查显示,对于总统信仰的看法,直接影响到对总统政绩的评价——认为奥巴马是基督徒的,普遍对他的工作表现给予好评;而认为他是穆斯林的,则普遍对他的工作表现给予了负面评价;而对其信仰不甚了解的人群,则对其工作表现的评价也五花八门,并未显示强烈的针对性。
  总统团队中那些搞宣传的职员,不得不面对这一头疼的问题:奥巴马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基督徒,但是,他的复杂的家庭关系,他的怪异的姓氏,总令人们对他的信仰产生质疑,并进而对他的忠诚和领导能力表示怀疑。
  同样的难题,50年前的肯尼迪总统也碰上过。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天主教徒总统,肯尼迪必须面对公众一个强烈而合理的质疑:他会在施政上受到梵蒂冈教廷的影响吗?
  这些质疑,令肯尼迪和奥巴马面对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与那些家庭成分简单、血统纯正的“国产白人”或“国产黑人”相比,他们必须要多付出,才能回应人们随时可能产生的疑虑,证明自己对这个国家的忠诚以及领导能力。


  除了肤色、信仰的困扰之外,奥巴马的年轻,以及从来没有摸过枪杆子,也容易令人对其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驾驭局面的能力产生疑虑。
  作为世界的一哥,美国的外交与内政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线,而是相互穿插交融。奥巴马在反恐问题上,一直受到巨大的政绩压力,舆论对这位“黑”面小生能否承担起反恐这不可承受之重,是相当怀疑的。
  奥巴马实在太需要一张投名状,来证明自己对美利坚的忠诚和领导能力。而奥萨马的人头,则是最好的投名状。这次令全世界大吃一惊的,与其说是击毙本·拉登,不如说是奥巴马此前的极度低调而令全球媒体受众感受到的巨大情绪反差——没有想到本·拉登就这样被灭了,没有想到奥巴马还真做到了,没有想到之前居然毫无征兆……在一个靠选票获取和巩固权力的社会,这种极具戏剧性的情节,无疑是选民所最乐于见到的,对提升奥巴马的人气大有裨益

 

  奥萨马的头颅,为奥巴马奠定了“成功总统”的基石。没有什么比直截了当的复仇更为痛快的:拉登脑部的子弹,释放了美国人压抑了十年的情绪,而这种情绪,至少对于奥巴马来说,是无尽的财富。
  当然,接下来,奥巴马就要面对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为美国寻找下一个敌人。
  从美国的经验看,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其实有两种路径:一是依托共同的理想,比如那些写入美国宪法的基本信念,二是寻找共同的敌人。从操作难度来看,后者显然技术含量偏低,容易上手。美国的历史证明了,很多的敌人其实并不如当时宣传的那般穷凶极恶,但美国需要敌人,美国更需要胜利。这其实就是构建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内在凝聚力。
  奥巴马的深夜讲话,也毫无疑问地传递了美国人对自己主旋律的自信:“今天我们再次印证,只要美国下定决心,这个国家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我们国家的历史:不管是为了人民的繁荣还是国民的平等,我们对全球传递美国价值观的承诺不变,我们为世界安全宁愿自我牺牲的承诺不变。我们要牢记,做这些并非仅是为了财富或者权势,而是因为我们生来如此,我们生来要为所有人争取自由和公正。”
  我当然相信,这是不折不扣的真话,这是一个标榜自己掌握了人类终极理想的国家所必然要发出的声音;但是,我也相信,这绝非高浓度的真话,现实的水分稀释了理想的浓缩液
  比猜测美国的下一个敌人是谁更为靠谱的,是我们可以确定:美国将变得更为强硬。连奥巴马都对奥萨马亮了回肌肉,何况那些更为纯粹的白头雕呢?

 

    (原文已发2011年5月9日《中国经营报》)

【雪珥公告】雪珥博客所有文字,可供任何非商业性质之博客、微博、论坛等任意转载,但需注明出处。未经雪珥本人书面许可,任何报刊不得擅自转载,敬请自重。有关出版事宜,雪珥目前并未授权任何人作为版权代理,相关出版机构请直接与雪珥本人联络,以免相误。“雪珥传播”已经中国国家商标局注册在案,为维护雪珥及相关合作媒体之合法权益,对任何侵犯雪珥商标权、著作权之行为,雪珥传播之法律团队将予以追究。谢谢理解。雪珥信箱:snowswords@hot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