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室是出错的地方,家庭更是……

(2023-03-10 14:00:23)

曾经读过的《教室是出错的地方》让我印象深刻,文中作者提出教室是出错的地方,允许学生适度的出错,它彰显了教育者的大思想、大智慧,蕴涵着教育的本质和意义,这也坚定了我对学生要适度的宽容的信念。除了象作者那样对待学生的课业要宽容,我认为更要适度宽容孩子的性格脾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有时,他的性格可能会很出格,是不被大家接受的那种,这时老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用理解和真爱温暖每一个固执或受伤的心,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包容,需要的是和风细雨般的教育,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反之如果对特殊的孩子,来个暴风骤雨般的训斥,也许他就会从此关闭心灵的窗户。

一个宽容的老师要会欣赏学生。一个人活着,最本质的意义就是要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孩子所以是孩子,更因为他们的心是透明的。每个孩子都有好表现、被承认、被表扬的欲望。孩子的才能就象一个巨大的、沉睡着的矿藏,我们做老师的,要用欣赏的眼光,善于发现并且放大孩子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及早苏醒过来。要为孩子们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和长处而欣喜,孩子会在不断的鼓励声中快速地幸福地成长。

而换个角度思考,相比起老师来,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如果从人生的启蒙之初,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一犯错父母就大声呵斥,做不好父母就严肃批评,孩子们还怎么敢去积极探索?还怎么葆有好奇心、求知欲和童心童趣?他们最可能的表现就是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区,封闭在安全范围,逆来顺受,人云亦云……

我家老二一直以来都是极度自信阳光的,可是我发现近来开始正式开启写家庭作业模式后,每次遇到困难或者出现错误,总会小声地嘀咕:你肯定要生气了,我怎么有点听不懂呢?你是不是很生气?你很失望?……等等的话。我这时候一定会回答他:“我不生气,犯错误很正常,只要下次不犯相同错误就行;听不明白我多说几遍好了……”慢慢地母子相处的时间内,能明显感觉他放松了许多。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只要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会使我们对孩子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教师给孩子一缕阳光,孩子的心中就会有一片艳阳天。 让我们多一份耐心,在下一个路口再等等孩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思而后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