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养孩子——《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

(2017-11-23 10:50:16)
标签:

育儿

读书心得

分类: 育儿分享
           最近有种感觉,读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要学习的越多,总是从一本书发现另一本书,总有想买书的冲动,一本又一本的加入购物车,但因为陈年积攒的货实在是太多,只能按耐住给自己定规矩:看完存货再买。
  《儿童健康讲记》是别人在朋友圈里推荐的一本书,没读的时候有人推荐,读的过程中有人推荐,总之大家看来,确实是本好书。
  我读这本书,掩卷而思最深的感觉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强调内心能量的保存和积攒,只有内心充盈、平和,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作者是一名中医,他的中医观点是从能量的角度思考身体本身存在的能量不均衡的问题。在他看来,“感冒”、“发烧”、“过敏”、“高血脂”,所有这些病的名称只是“标”,而不是“本”。“标”可以通过药物暂时控制,但找不到“本”病症仍然会出现,而且能量会被逐渐消耗。他同时强调寻找病背后精神方面、心理方面的根源问题,病的产生最初是心理、精神方面的变化逐渐影响到身体内部能量的变化,进而才体现出各种病,可以说,西医确诊的各种病实际上是心理、身体已经发生很长时间变化以后才显现出来的。所以治标了还得治本。
  作者也给出了小儿日常护理的要点,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点:
  第一点,大人首先要明确:生病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好起来需要时间也是很正常的事。大人首先要心静,做个有心人,观察孩子生病前、生病时的各种反应,记录病情变化和应对措施,逐渐总结经验,了解孩子体质,找到孩子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点,运动、心情、吃饭是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的。心情好身体就好;运动少就容易积食,有热也可能散不出去;吃饭太多甜食、油炸食品、荤菜,就很容易上火。所以上述三点是日常需要注意的。另外要观察孩子平时出汗、舌苔、大小便是否通畅,如果通畅,即使生病了不会有大问题。
  第三点,孩子生病了,不要着急,先明确孩子舌苔、脸色、大小便、出汗、吃饭、运动的情况,判断孩子的情况需不需要看医生。如果孩子精神情况很好,问题不大,可以用多休息、少吃饭、多运动来调节身体,身体有自我修复功能。如果通过观察和判断认为孩子的情况不正常,是自己掌控不了的,就请医生来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要一生病就折腾孩子去这儿看去那儿看,也不能一味的只在家待着不看医生。大人能做到冷静分析判断非常重要。
  作者后续用大量篇幅讲了父母与孩子的联结以及孩子如何健康的成长。总结起来:父母要不断保存和积攒自己的能量,同时用平和的心态观察孩子的成长,让孩子长成他原本的样子。
  书中作者关于某些道家的理论,我作为无神论者其实不是完全相信,也许无形的能量之间真的能相互影响和传递,但我其实更相信看的见的东西,父母的情绪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语气、态度、动作,确实会影响孩子,进而影响心情、心理、身体。所以他提到的“慢养孩子”对我最近在思考的“在北京这种高压环境下如何能让孩子不那么大压力”做了支持。作者有一套比较有意思的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个预装系统的电脑,但可能每台电脑的配置不太一样,有的显卡配置高,有的数据处理能力特别好。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是要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其实不可能每个人都一样,也许有的擅长数学,有的擅长记忆,父母要观察孩子的特征,帮助他找到自己擅长的,鼓励他、支持他,同时找到他不擅长的,帮助他把短板带到平均的程度。所以也许我确实无力抵抗整体的教育体系和环境,但我要有坚守的原则:不因孩子与他人的差距而着急,不因别人学什么自己孩子没有学而焦虑,看到孩子身上不同的特质,帮助他补齐短板,用我内心的平和帮助他找到自己,让他身心愉悦的健康成长,总有一天,他会有能力掌握自己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