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华于初』自问 多年是何求
童真童趣,少时难懂长滋味。嬉笑顽皮呼声,谁的童乐有杂味相随。
会在或闲或忙的时候思考,漫漫人生路途,究竟在追求个什么东西?是一颗不安心在找寻寂静的居所;还是躁动着也想混入浮世繁华,抑或只是寻一个可以相依相守的灵魂伴侣?越长大越孤单,真的就是这样。儿时也会犯错,只是回头望望,那些记忆由心底渗透出来的,不见丝毫酸涩,油油的童真,懵懂的嬉戏和无理的错误,也是童年时候的一种不需要解释的升华。
等到第一次知道青春,第一次知道会喜欢谁谁谁,不再敢直面那个暗恋的她,才明白,原来,这就是酸酸的味道。第一次懂得了上学是为了什么,其实什么也不为,因为就应该一直上着学,学着知识才是合理的,也就这般懵懵懂懂的走过来了。
流光易逝,韶华不待催人老。总问他方志存,怎见俗世红尘又滑泪。
儿时总盼着,不住的盼着可以早些成长,那样就可以买好多这个年龄渴望而不能拥有的;不再担心会因为犯错而受到严厉的惩罚;也可以有自己的时间,逛街,看电视,随意的凑合着完成布置的作业。因为,长大后,我们就真的属于自己了,再也不受爸爸妈妈的约束,再也不用可怜的看着爸爸妈妈狠辣的眼神,然后很不情愿的早早上床睡觉。
易碎的,总是那些较为珍贵的时刻。此刻,回想起来,当时,要是不那么想,又或者不那么做,今天,又该是何种样子?只可惜,时光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轰轰烈烈的带着我们的青春,不悔的朝前飞奔而去。我们,只是偶尔的抓住它细滑的尾巴,轻叹一夕,然后在毫无知觉中做着当下的奴隶。
成长着,也就腐蚀着,不仅是岁月,还有那些璀璨,那些难于启齿的耻辱。我将它们称之为磨炼,存在于两种悲哀的生活,一种盲目活着,不知所以然的;一种是整日追求目标的智者,又言聪明人。究竟哪种人活着是正确,我好想没有定义,只是都合乎情理的存在而已。于是自问志何存,撕痛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躯,浸目的晶莹又该怎样去擦拭?
红尘滚滚,百年光阴,真的到了西去的那一瞬,又得到了什么,逝去了的,又拿什么来填补那些流年。是否也会因为某年某时候的某些点滴而落泪,还是选择释怀心底那一直不肯放下的心结。
心识旧心,人见新人终归老。却是此中深意,只因有果坠地不见花。
一直在寻找,也明白,结果还是没有的。尽管思考了这么多年,也难免有逃避的心态在作祟,也不能忘记,其实一直在成长,这就是代价,好的到来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代价的对等或不平等交换。
想知道为何,着无花果不曾开花,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转念,为什么自己就在几年的时间里变成如今的模样?细细考量这一路的点点滴滴,这“花”,应该就开在这里面了。落“花”当真有情,真真的彰显在那一颗只见果实不见花的树上了。
有“花”,有果,只可惜,依旧不见我的答案,也许,这就是我的答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