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意识明明知道此刻应该去做一些什么事的时候,潜意识是不支持的。意识和潜意识的相左造成的“拖延”这种行为,终其原因其实是“我们真的不够了解和喜爱自己”而已。
http://s1/middle/630d887axb86d40e31d10&690
我们都是拖延症
“每次打开电脑准备做方案,第一件事不是查资料,而是先光临各大门户网站和论坛。发发微博、逛逛淘宝,最后实在是来不及,才匆匆开始做方案,结果就是草草了事。”张萍是位于大十字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经理,“每天早上我的闹钟要叫三次,我才会起床,从起床到出门基本花费90分钟,每天迟到。”和张萍一样,25岁的公务员苏蓝也基本上每天迟到,好像永远做不到早出门的计划。
如果你经常看看报纸书刊,也许对这样一个词汇不会陌生:拖延症。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做“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成员们表示自己都曾受过拖延症的痛苦,并且依然坚持奋斗在与拖延症战斗的道路上,也有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人因为玩"空当接龙"游戏错过了对国足队员的采访,有人错过了出书的机会,有人错过了高薪的工作机会,甚至有人因此失掉学业、丢掉文凭。
拖延,就像魔鬼一样纠缠着他们的生活,为何它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解密拖延症的深层原因:
不能与自我友好相处
在今天社会看来,拖延症貌似已经变成一直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涌认为:"现象具有普遍性,'症'则带有临床色彩,不具普遍性,并有相应的诊断标准。"目前而言,"拖延"只是一种现象,还算不上"病症"。
根据美国芝加哥德保尔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费拉里1996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有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的状况,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行为。
关于拖延症的起因,众多心理学家们意见不一,不少人认为:"拖延"这种推迟执行任务的行为是人们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而焦虑大多来自做出决定或开始、完成一项任务。
这是一种对承担的逃避,可以用一句我们常听说的话来做解释:“多做多错,少做少错”,那么拖延,就是缓解了对于有可能承担责任的焦虑,即使这件事完成得很好,但是成功了将不得不应付随之而来的纷扰(增长)和变化,害怕改变让我们焦虑。这是潜意识的一种逃避机制。
而华人NLP大师李中莹则认为,拖延症的深层原因,是与自我的相处有一些问题。心理专家李子勋也说过:幸福的关键是在于和自我的相处。那么,与自我相处究竟是怎样的概念呢?
原来,当我们的意识明明知道此刻应该去做一些什么事的时候,潜意识是不支持的。意识和潜意识的相左造成的“拖延”这种行为,终其原因其实是“我们真的不够了解和喜爱自己”而已。
克服拖延的最好办法:
接纳自我
要攻克拖延有很多办法,不过仍然避免不了贵在坚持的老套路。以下几个办法可以尝试一下:
1、明了拖延是一种逃避行为。当有拖延的情况出现时,想一想自己不想做的这件事,如果不做(或做得不好)会有怎样的后果,做得好了又会有怎样的好处。
2、学会重构。假如你必须完成一件感觉对你不重要事情,找到使它重要起来的办法。
3、对于改变所带来的拖延,试着静下心来反观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完全的接纳自己“正在恐惧中”,并试着对它说“你好”。当你做到的时候,你就发现,这种焦虑和恐惧已经远离你了。
4、即使以上4点你已经全部做到了,仍缺乏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接纳自我。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坚定和坚持。首先每做完一件事,都去可以寻找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学会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其次练习在睡前回顾当天的所有的事,找出最欣赏自己的地方,带着愉快和赞美睡去。并学着不以任何理由责怪自己,因为无论你做得多么不好,都是潜意识在努力,用意识去欣赏和鼓励潜意识,才能慢慢和自己相处得越来越好。
当然,如果你还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番茄法”、“土豆法”各种对付拖延症的办法应有尽有,更有网友把与拖延症战斗的经历一一详细的记录。从他们身上取经,也是不错的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