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流行一部电影,《杜拉拉升职记》,虽然老徐始终未能成功的诠释观众心目中的杜拉拉形象,但电影中大城市白领节奏紧凑的工作步伐、明亮办公室里高跟鞋的清脆、精致妆容和蝴蝶裙摆,以及不断晋升的成就感,想必让很多电影银幕前的观众羡慕不已。尽管爱情是挫折了点,可是工作却一路顺风,老徐自信满满的微笑……是的,我承认我也想有。
毕业的时候,“职业”这个词是神秘的梦想,推开一扇门,迎接我的是怎样的未来?我的人生将在哪里继续?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体现?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想要一个更好的未来。
一、自我认知。
“认识自我”是成长的第一步,也是做出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从青春期开始,就已经开始逐渐探索自己。准确的说,这种探索包括4层“关系”: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存在的关系。
直到21岁左右,探索的第一阶段基本完成。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学识、技能、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平、情绪状态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如果你认为这些就已经足够,你的职业规划会大打折扣——人对自我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就现在,对自己做出系统的了解,问问内心,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
有节奏的工作流程?被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的眼光?孩子们尊敬的教师?救死扶伤的医生?政府公务员?杰出的企业家?还是杜拉拉那样不断晋升的成就感?
每一个人都倾向于给自己最好的选择。可是这么多选择,哪一个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答案在你的内心,找出自己擅长的,但并不意味给自己下定义、贴标签。记住:找出“我适合做什么”,不能做“我不适合做什么”的规划和想法,因为一旦你给自己贴了“不适合”的标签,你就压制了自己身上的某些潜能,甚至或者,这潜能是你最大的能力所在。
二、环境评估与做出计划。
收集客观资料,评估周边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也就是说,在对自己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之后,针对自己的需求,考察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与职业目标是否相适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与选定的职业相匹配。对环境因素充分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使你的职业生涯更有意义。
现在,可以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纸,用200个字左右,写下你对未来的规划。这其中包括你对目前状态的看法、你对未来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写下你在一年后、两年后、或者三年后的目标。然后仔细阅读,很自然的你就会发现,美好的未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它像一副美丽的图画,深刻的映在脑海中。原来也许你认为未来遥不可及,所以茫然不知所措,可是当你看见这简单的200个字时,未来就在眼前,清晰的向你招手,并不是梦。
三、勇往直前。
在职业规划中,出现困难或者一些难以预测的变化是难免的,坚定信念的意义仍然是在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基础之上。这份职业能够带给自己什么,带来的东西是如何给予自己成功快乐的呢?
值得做的,都值得做好;值得做好的,都值得做开心。
勇敢面对人生吧。生命的价值,体现在职业规划的任何一步。每个人都想要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每个人的成功快乐又各不相同,所以,找到你的成功快乐,勇往直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