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摄影师在导演的指示下,安排和控制电影的灯光和摄影的质量。经由灯光方向和强度的变化,能引导观众的目光。电影的灯光很少是稳定不变的,只要摄影机或被摄物稍有变动,灯光就得改变。拍电影所花的时间大部分都耗费在调整每个镜头复杂的灯光。每个镜头摄影师都得考虑其内部的运动。不同的色彩、形状、质感,都会反射或吸收不等量的灯光。如果拍摄的是深焦镜头,情况就更复杂,因为打光时也必须考虑景深。
灯光的风格与电影的主题、气氛及类型有关。喜剧和歌舞片,灯光的风格就较趋明亮,常用高调的风格;悲剧和通俗剧较常用高反差灯光风格,亮光处特别明亮,而黑暗处也相当有戏剧性;悬疑片、惊悚片和黑帮片用低调风格,阴影均采用漫射式,亮光也带有气氛。
艺术史家通常会区分“绘画”和“线条”风格,这种区分对影像艺术亦然。绘画风格线条柔和、感性,也浪漫,如莫奈的印象派风景和雷诺阿的人像画。其线条不明显,色彩和质感在强光的环境中如雾般模糊晕散。相反地,线条风格强调分明的线条,较不重色彩和质感。线条风格的代表艺术家有波提切利和安格尔。电影亦有绘画或线条派摄影,视其打光、镜头和滤镜而定。
黑色电影主要是根据灯光打法而定义出来的电影风格,是美国电影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之间出现的一种类型。“黑”表示一个只有夜晚与阴影的世界。
三点打光法中,主光是光线的主来源,制造影像之主导性,也就是说光照的地方造成强烈的光线光影对比,会首先吸引我们的目光。通常这一区亦是在外表和心理上最戏剧性所在和动作焦点。辅助光没有主光那么强烈,作用是降低主光的强硬,显露一些次要细节,使其不被黑暗吞噬。背光则负责分开前景和环境,赋予三度空间纵深的幻象。三点打光的方法在低调打光的画面中最具表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