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大致可分为六类: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此外,深焦镜头则是远景或大远景的变形。
1、大远景:多半是从远自约400米的距离拍摄,其多半是外景,而且可以显现场景之所在。大远景也为较近的镜头提供空间的参考架构。人物出现在大远景中,他们的身形多半只有斑点大小。这种镜头在史诗电影中最为常见,因为其场景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西部片、战争片、武士片和历史片等。
2、远景镜头:可能是电影中最复杂也是最不精确的名词。一般而言,远景的范围大致与观众距正统剧场舞台的距离相当。远景最近可和“全景”相当,可以容纳角色的整个身体。人物的头部接近景框顶部,脚则接近景框底部。
3、中景:囊括了人物从膝或腰以上的身形。一般来说,中景是较重功用性的镜头,可以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对话镜头。中景有不少种类,如二人镜头包括了两个人从腰以上的身形,三人镜头包括了三个人,超过三个人以上的镜头即是所谓的“全景”,除非其他的人物是在背景中。过肩镜头通常可有两个人物,一个背对摄影机,另一个面对摄影机。
4、特写镜头:很难显示其场景,常常将重点放在很小的客体上,如动物的脸部等。由于特写会将物体放大为几百倍以上,因此特别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暗示其有象征意义。
5、大特写:是特写镜头的变奏。它不是人的脸部特写,而是更进一步的眼晴或嘴巴的大特写。
6、深焦镜头:通常是远景的变奏,有多种不同的焦距,以及相当程度的景深。有时被称为广角镜头因为拍摄时需要广角镜。这种镜头能同时捕捉被摄对象的远、中、近距离,也最能维持空间的完整性。深焦镜头的被摄物总是小心地被安排在水平线上。用这种镜头时,导演能引导观众的视线在远近距离上移动。通常,观众的视线总是由近而远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