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630cf86atd8fd6306c0ab&690
在辽南一代有古代石棚遗迹若干,最大一处要属位于营口盖州市二台乡石棚山的石棚。这里也叫石棚村,因这个石棚而命名。
石棚山虽然叫做山,但实际就是地势略高的土坡,石棚就突兀于此,周围都是果树。石棚座北向南,据考证由六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板建成,平面呈长方形,一块大石板铺地面,上用四块大石板互相支靠在一起为壁,顶部覆盖一块大石板。现今南壁已不存在。它的覆顶石盖南北长有
8.6米,东西宽5.7米,厚0.7米;立壁石高2.4米,厚0.17-0.23米,棚盖倚石撑起,棚檐四展,如凌空傲飞,极为壮观。这个石棚1963年被评定为省级文物,199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据考证石棚建于青铜时代,距今3、4千年的历史,属于“巨石文化”遗址,是一种墓葬建筑。看到这样的遗址不禁让人浮想,这样的巨石从何处而来,环顾四周都是土丘,并不出产石头;这最大的盖石有50吨左右,要用多少人力、采用什么方法运抵这里;为何只是孤零零的一处;是什么人的墓穴如此宏伟;整个石棚感觉头重脚轻,巨大的石棚如何平衡了几千年的光阴,历史上这里也曾经历过地震,它会依然屹立……
正当在古迹前踌躇思考中,一位老人来到面前,自愿当起了导游。老人告诉我,他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目前作为文物保护地,已被国家征用管理,但院中的果树依然归他所有,这里来游客,老人兜售点祭祀物品,挣点零钱。
老人告诉我,在石棚两侧曾建有庙宇,这里也叫石棚庙,石棚前有一个年代久远,枝叶茂盛的大松树,“文革”期间都被毁掉了。石棚的南壁,已无踪影,在周围并未发现碎片,石棚的底板石头,在“文革”中,被炸成了碎片。
老人把我当成了文物工作者,领我进到石棚中,指着东侧墙壁上的两个字,告诉我至今无人破解,需要研究,告诉我拍大点,回去好好研究。又告诉我石棚的顶部绘有壁画,已看不清了,好像是二龙戏珠,年代也不知晓。石棚前的一个汉白玉碑,字体很模糊,老人告诉我这是康德年间立的。
老人说不知为什么,韩国人对这个石棚特别感兴趣,前几年陆续几批人来看石棚,又是摄像又是拍照,一面丈量一面记录;后来有人拿着印有照片的书来到这里,观赏核对。
我很好奇,这石棚村是否就是墓葬人的后代呢?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村里三个姓氏吕、宋、陈都是早年间来自山东的移民,老人今年67岁,只知道祖籍是山东,什么时间,从山东哪里来到此地都已不知晓了。
真是由衷地感谢这位吕姓老人,他的介绍,让我知道了许多看不到的古迹背景。
http://s16/mw690/630cf86atd8fd9b833f0f&690
石棚正面
http://s4/mw690/630cf86at079e824547f3&690
左侧面
http://s5/mw690/630cf86atd8fda0d52dd4&690
右侧面
http://s8/mw690/630cf86atd8fd9ef83b77&690
后面
http://s9/mw690/630cf86atd8fda3a37598&690
内东墙上的刻字,应该与甲骨文同时代的文字。
http://s12/mw690/630cf86atd8fda65c29eb&690
http://s7/mw690/630cf86atd8fda92f7006&690
这两字无人认识,这也同甲骨文一样,破认一字就可获博士学位吧。
http://s15/mw690/630cf86atd8fdab4d3d7e&690
内棚顶的壁画
http://s1/mw690/630cf86atd8fd69065120&690
视乎有龙的身影
http://s13/mw690/630cf86atd8fdce8dc9ac&690
顶棚和立面的无缝连接,那个时代用什么样的工具完成的呢?
http://s6/mw690/630cf86atd8fdd94496f5&690
http://s2/mw690/630cf86atd8fddb9b5141&690
http://s13/mw690/630cf86atd8fdde0a782c&690
http://s12/mw690/630cf86at7c1964bf377b&690
http://s6/mw690/630cf86atd8fd5c447785&690
http://s7/mw690/630cf86atd8fd5eaa92e6&690
康德年间立的碑,字迹模糊。是御碑?溥仪到过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