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竞聘演讲书写文稿如何编织精彩的结尾!

(2019-04-09 08:55:01)
标签:

竞聘演讲

演讲与口才

演讲培训

口才培训

演讲文稿的撰写

分类: 《竞聘演讲轻松过关》
第三节  “三句话”编织精彩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个精彩的、收束有力的结尾,不仅可以把演讲推向高潮,而且会产生超乎想象的震撼效果。经验丰富的演讲者都会在结尾部分倾注更多的心血,对结尾内容精益求精。我们必须要重视结尾,竞聘演讲这最后的“一哆嗦”一定要出彩。

一、好的结尾是成功的保证

竞聘演讲需要一个好的结尾,好的结尾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一)提升演讲质量

在开场白部分,我讲了首因效应原理。与首因效应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概念——“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人们越晚接受的信息,印象就越深刻。 

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清朝著名将领曾国藩。曾国藩当年曾经在战场上连吃败仗,“输得就剩下裤衩了”。眼看着到了年底,曾国藩得向皇帝汇报工作啊,可他这一年这工作做得实在是丢人。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写,他的汇报里有一个词——“屡战屡败”。

曾国藩手底下有一个师爷,很聪明,是个能人,他看到这个词,就告诉曾国藩,您这么写不行啊。曾国藩说,那要怎么写呢?师爷说我给您改改吧。师爷大笔一挥,将曾国藩写的“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

这么改好不好呢?应该说,改得太好了!别看只是字序的简单调整,所传递的信息可大不相同。经他这么一改,一个意志坚定、不畏困难、越挫越勇的大将军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第一个词最后强调的信息是“败”,败是什么?是无能!而第二个词强调的是“战”,“战”体现的是什么?是勇敢!意思差别非常明显。虽然清代的师爷没有接触过现代心理学的“近因效应”原理,但他却在实践中对“近因效应”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在竞聘演讲中,结尾部分是听众最后听到的内容,根据“近因效应”原理,听众对这部分内容印象是最深刻的。正因为印象深刻,所以结尾讲好了,就可以提升整篇演讲的质量。下面,咱们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假设我们的开场白很吸引人,演讲的起点不低;主体也非常详实,工作设想说得头头是道,那么,评委和听众对我们的总体印象应该就已经很不错了。在此基础上,我们一鼓作气,再加上一个收束有力的结尾,那不就锦上添花了吗?这样的演讲怎能不获得满堂彩呢?

第二种情况,退一步讲,假设我们的开场白或主体部分略有瑕疵,或是有一些“硬伤”,但结尾却非常精妙,那么,根据“近因效应”原理,听众会很自然地记住了结尾的精彩,而忽略、淡忘了前面的不足。听众“记住了该记住的,忘记了该忘记”的,那么,我们整篇演讲给人的总体印象也会是不错的。

所以,无论从哪种情况分析,好的结尾都能提升演讲水平,增强演讲效果。

 ——选自演讲力训练专家文若河老师《竞聘演讲轻松过关》,连载中。
    文若河老师竞聘演讲一对一辅导联系微信:qyyazjshr
竞聘演讲书写文稿如何编织精彩的结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