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始于周朝,成熟于秦代,兴盛于明清,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它对于其它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秦腔的宗旨是教化人类,传播文明,宣传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移风易俗,辅助教育,传承和发展壮大文艺事业。秦腔是西北五省流行的主要剧种,城市和乡村民众普遍传唱,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文教部供职的鲁迅先生视察西安的教育与文化事业,由于秦腔主张传播先进的文化影响,写世态,彰前贤,借娱乐以陶情,假移风以易俗,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为此受到鲁迅先生的称赞。鲁迅先生曾五次观看了易俗社的秦腔演唱,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在离开西安前夕,欣逢秦腔易俗社成立12周年纪念,特亲题书“古调独弹”四个大字,并捐资与同行者共制匾额一方,赠给了易俗社,以示褒扬与规勉。
新中国成立以来,秦腔艺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音乐配器和唱腔上进行了大胆地改革,演唱题材也同时得到升华,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为祖国建设和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初,秦腔戏曲拍成了电影,其中的代表作《三滴血》,《火焰驹》等脍炙人口,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昨天,鄙人去公园散步,看到有好几个秦腔自乐班在激情演唱,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围观群众也不少,甚至有人跟唱。自己回家后意犹未尽,便乱写几句,赞美秦腔的艺术魅力。
秦腔悠久渊源深,千载古剧尤感人。
唱念做打讲技巧,音调旋律求激馨。
南延北播广演唱,东扩西传遍城村。
教化人类促进步,文化遗产誉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