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好朋友问我如果没有任何生存压力,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你会做什么?我想都没想就说:读书。读我想读的书,愿意读的书。蒙曼说,不要读那些硬着头皮才能读下去的书,哪怕是人人都说好的好书,不值得为了读这样的书损伤了阅读的兴趣,阅读的兴趣应该是一生葆有的最宝贵的财富。
喜欢读书的人,还是仍旧习惯读纸本书的,网络上的那些电子书,实在读来很辛苦,完全不能像读纸质书带来很多惬意感。我喜欢半躺着读书(虽然家长从小就严令禁止这种不良用眼习惯),但是半躺着很悠闲地读本书,看得兴起还来个边批什么的,旁边放杯茶,心情好还放点音乐,那样的生活真的可以称得上“美好”了。
我感兴趣的书主要还是文学类,小说、散文、诗只要对我胃口我都喜欢读。最近历史类书出了不少,所以也就跟风看了一些,觉得长见识、开阔眼界。哲学类的就愿意看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之类的,逻辑性太强的我不喜欢。还有一类书就是心理学相关的书,这是唯一能跟医学搭点边我感兴趣的书。
英文闲书买了不少,觉得看起来最轻松惬意的居然是童话,还有诗集(有一本泰戈尔的,配着漂亮的水彩画,文字简洁,读着觉得很安宁)。
博士的儿子跟我抱怨他妈妈没读过什么书,很崇拜我读了那么多杂书。我很严肃地告诉他,他妈妈才是个很伟大的人,把读这些书的时光都献给了读医学书,这是很了不起的,医学是需要终身不断学习的艰苦事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我总是心有旁骛,常常“偷出”时光看闲书,这是一件让我很内疚的事情。
但是阅读增加了我的知识面,让我不至于钻进医学的“紧身衣”,看问题时能跳出来看,跟病人沟通也顺利,更有人文关怀意识,一个好医生绝对不是冷冷的看病机器人,能明白事理能处理各种矛盾,读书帮助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