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地上画个大圆圈或直线玩的游戏
在宽阔的空地上,用尖锐的碗碴画出一个直径两三米的大圆圈,称之为“锅”,适于十几个孩子一同游戏。
1、木人:一群小伙伴通过“石头、剪子、布”决定一人当“蒙”,其它人从“锅”里往外迈出十几步后停住,听得一声喊
“撒鹰了!”就抓紧机会往“锅”里跑,“蒙”在“锅”边上追赶着用手拍打跑回来的人,拍上了谁谁接着当“蒙”,再去追别人,原来的“蒙”就解放了,和大家一起去跑。跑进“锅”里且没有被“蒙”追上的人就算赢了,那些将要被蒙追上了却又距锅较远的人,还有一个自救的办法,双腿一并向前一跳喊着“木人”,蒙就不能去拍他了。不过“木人”了,自己就不能动了,要等跑进锅的人来救,被跑过来拍一下就又“活”了,自己再找机会往锅里跑,救“木人”的人要机灵又要跑得快,不然救不了别人,自己还有被“蒙”抓住的危险。这个游戏既可锻炼了孩子们的奔跑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又能培养互相关心舍己为人等好品德。
2、 摸木:玩法大致和“木人”相同,只是空地周围要有树、劈柴、大车等,游戏时被“蒙”追赶的人只要能摸到这些木头东西不再跑,嘴里再大喊一声“摸木”,“蒙”就不能再追了,只能去追别人。见“蒙”跑远了,摸过木的人又可伺机往“锅”里跑了。以上两个游戏中最累的是“蒙”,他要不停地跑着追别人,“蒙”如果累了偷懒不再追,专在“锅”边等着,游戏的刺激性就小了,跑得快的孩子也会自己主动当“蒙”。玩摸木时被追的人也有耍赖的,他们故意被“蒙”抓住,当“蒙”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时,他们才慢腾腾地伸出拳头、张开手,让对方看,原来手掌心里有以小段树枝!
3、迈十步:玩的人从“锅”沿往外跑着连续迈10步后停下来,当“蒙”的看谁离锅最近,便让那人自己在脚下画好标记,“蒙”自己也以“锅”沿为起点,向那人站的地方跑着跳,一步跳完后画上线做标记,再以这条为起点接着往前跳,每次都像跳远那样有一段助跑。如果“蒙”跳5次到达了那人画出的标记就算赢,那个人就要当“蒙”了。游戏中为了不被“蒙”迈中,人人都尽量迈得远些,当“蒙”的为了解放自己,更是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去跳,这实际上就在无形中锻炼了自身的协调能力、跳跃能力。
4、打燕窝(也叫打老鸹窝):玩这个游戏时,人人都要光着脚丫,所以要选个平坦没有碎玻璃的空地,先在地上上画出一条直线,再把每人脱下来的一只鞋子集中放在离直线十几步的地方,通过“石头、剪子、布”决定一人当“蒙”,当“蒙”的要把大家的这些鞋尖朝上底朝外搭成一个塔状“燕窝”,然后其它人拿着自己的另一只鞋子站在直线后面排好队,按顺序用手里的鞋子去砸“燕窝”。如果有人砸倒了“燕窝”,“蒙”就要重新去搭,要把十几只鞋子一下子搭好本来就很不容易,更何况还有别人添乱哪!“蒙”
蹲在地上搭“燕窝”时,其它人可没闲着,他们都把手里的鞋底朝上拿着在“蒙”的头上摩擦,嘴里还唱着“摩里摩里勺呀,换香油啊,这边打来那边流啊……”。“蒙”越着急越搭不好,被折磨的时间越长。搭好了再继续玩儿。如果谁打“燕窝”没打上或没打倒,就要去替换原来的“蒙”
搭“窝”了。搭“窝”前还要经受打脚板的考验,几个人按住他的腿,另一个人手拿一只鞋子抽他的脚板,大伙还喊着:“小米子干饭绿豆汤,不吃不吃上南庄,南庄有个胜宝贝,吃青草,拉驴粪,你说纳闷儿不纳闷儿!”有些运气不好的“蒙”会连搭几次“窝”,有时又气又急地撂挑子不干了,只好重新选人。
5、燕子叼泥:画两条间隔三四米的横线,几个小伙伴先把一只鞋子脱下来放在横线的不远处,双手扶地按在横线上,再用光脚的脚后跟套在鞋尖上,小腿慢慢向后抬起,然后一用力把鞋子从身后甩另一条横线。人人都甩完了,就去看谁的鞋子越过横线最远,远者为优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