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遗书细节曝光,最怕孩子自我否定

标签:
大连理工研究生研究生实验室自杀自我否定家庭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专栏 |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在实验室自缢一事占据各大热搜榜。不久后,这位研三学生的微博遗书曝光,他说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为了不让这件悲伤的事情显得更悲伤,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自己挣扎的心路历程,担心导师遭到人身攻击,特意说明没有PUA,让人心疼。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从遗书中看到这几个细节。一、虽然用幽默的语言开篇,却一直强调自己的不幸,言语中充满悲观的情绪,为逃避就业选择考研,可考研期间大环境一直不好,与导师的初次会面闹肚子,仿佛也奠定了日后的悲情基调。二、实验设备数量紧张,老旧易坏,为了不耽误实验进度,同学白天用,自己晚上用,同样的条件每次得出的数据都不一样,通宵熬夜心态崩了,总结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三、开题答辩还算顺利,问老师问题,多得到“多去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疫情期间,线上组会老师看了实验数据,表示他的数据没有意义,备受打击。明明按照文献做的,为什么没有意义,一定是我太笨了,不懂得自己思考。
你可能会有疑惑,难道孩子有缺点不应该让孩子去改正吗?除了原则问题,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时孩子的缺点换个角度看就是优点,顽皮淘气的孩子大多热情开朗,内向的孩子大多谨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不是所谓的木桶理论,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孩子的最长板,孩子的优点。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从遗书中看到这几个细节。一、虽然用幽默的语言开篇,却一直强调自己的不幸,言语中充满悲观的情绪,为逃避就业选择考研,可考研期间大环境一直不好,与导师的初次会面闹肚子,仿佛也奠定了日后的悲情基调。二、实验设备数量紧张,老旧易坏,为了不耽误实验进度,同学白天用,自己晚上用,同样的条件每次得出的数据都不一样,通宵熬夜心态崩了,总结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三、开题答辩还算顺利,问老师问题,多得到“多去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疫情期间,线上组会老师看了实验数据,表示他的数据没有意义,备受打击。明明按照文献做的,为什么没有意义,一定是我太笨了,不懂得自己思考。
一切的一切都在自我责怪,自我否定,家里培养25年,培养出了一个废物,得不出实验数据给组里丢脸,干脆消失。一个善良的、悲观的,看不到自身优点,看不到希望与未来的孩子,在凌晨2点,选择结束短暂的一生,来生做只猫。
世界上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含辛茹苦养育25年,却等来了噩耗。相比于一个研究生的毕业证,相信父母更愿意孩子健康快乐地活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为什么面对不了失败?为什么不相信自己?或许我们能从一句话中得到答案。
有教育专家表示,一个孩子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却是人格因素。而家庭教育正是人格养成的关键,父母的一言一行塑造着孩子的性格。如果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久而久之,孩子就非常容易自我否定,不自信。那如何尽量避免孩子自我否定呢?你可能会有疑惑,难道孩子有缺点不应该让孩子去改正吗?除了原则问题,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时孩子的缺点换个角度看就是优点,顽皮淘气的孩子大多热情开朗,内向的孩子大多谨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不是所谓的木桶理论,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孩子的最长板,孩子的优点。
家庭教育专家殷永胜老师说,家长需要强化孩子的优点,欣赏就是最好的强化,但在强化的时候,也需注意分寸。比如,要夸赞孩子做事很认真努力,所以取得了成功,但不必夸赞孩子聪明。每一份鼓励和肯定都是在强化孩子的优点,讲得更具体一些,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真诚,从而更加自信地去学习和生活,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与礼物。蹩脚的工匠无法造出完美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