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殷永胜老师3月07日抖音直播内容整理:第三部分直播答疑

(2019-03-17 17:00:00)
标签:

家庭教育

习惯

青春期

撒谎

厌学

分类: 家庭教育专栏

2019年3月07日21:00,在抖音直播间(抖音号:1800907951),殷永胜老师的直播如约而至。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中,殷永胜老师在抖音上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并就朋友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以下是直播答疑部分,与你分享!


01

孩子说谎怎么办?

有朋友说:“孩子有说谎的习惯。”

我接下来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用五大原则说一说怎么改变孩子撒谎的坏习惯。

首先啊,我们从一个高度上去讲。有小朋友也听一听。

我不鼓励撒谎,我也不支持撒谎,撒谎是一个错误的行为,是个坏毛病。我首先这样说明。

不撒谎叫什么呢?叫表里如一。心里怎么想,嘴里怎么说。

知行合一,怎么知道的,就怎么去做。

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不让孩子撒谎这个事没有那么高。

不是上纲上线的去说人的一个修为,而是说我们青少年小朋友啊,不能有撒谎的毛病。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没有撒谎的毛病呢?

其实很简单。我先给大家说说前提条件,再说说原则性的东西。

就是说:“他如果说了实话,你不能照死里批评他”。

孩子把实话告诉你了,然后呢?说实话没好处,得到的是批评,甚至是打骂。

那下次自然就不说实话了,因为说实话一点好处都没有啊。

他心想:“实话是告诉你了,但是我实实在在没好日子过了。”


所以呢,你要记住一个原则。

你要如实的对待孩子,告诉他:撒谎是不对的,他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但是,你不能不依不饶,上纲上线,否定孩子的一切。

撒谎是什么?撒谎是不想承担责任,撒谎是不想接受这个后果,撒谎是不想让自己身受惩罚。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就是人的天性嘛。

说了实话就痛苦,然后就撒个谎,撒完一个接着再来一个,又来一个,又来一个。这样的话撒谎就开始了。


我讲过一期“怎么让孩子不撒谎”,就是家长能如实的对待所有问题,你能正确的看待问题。

你要培养孩子不撒谎,我们别撒谎,实话实说。你要给孩子树立一个不撒谎的榜样,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诚实。

孩子撒谎了,你要告诉他撒谎是错误的,是要承担责任的。

动机可能对,但是撒谎是错误的。


孩子撒谎往往是因为爸爸妈妈不够安全导致的。什么叫不够安全?就是他只要给你说实话,他就会受批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就想出对策来撒谎。

所以,你只需要能够正确面对这个结果,他也是愿意承担责任的。

然后他时间长了以后,就会有话直说,说实话。你也要相信他,要培养他说实话的习惯。


然后,我们回过来用五大原则,说怎么解决孩子撒谎。

第一个全环境原则,大家都不要撒谎。

第二个单一原则,就是你这段时间要觉察孩子有没有撒谎,要训练他说实话这段时间就做这么一个工作。

他说实话,你要奖励他肯定他。要正面强化,及时反馈,要渐进。

你不能说,你说了一句话“不能撒谎”,孩子就立即变好了。这是不可能的,他是渐进式的。


慢慢的他体验到了,其实撒谎好辛苦的,其实撒谎心里很难受的,撒一个谎之后需要编好几个谎来圆这个事的。

最后他得出,撒谎还不如直接说实话。

当孩子知道了撒谎不好,体验到这个点之后,慢慢就会说实话。

五大原则,坚守这五大原则,这样的话就会更好一点。

所以,撒谎的培养也是需要爸爸妈妈用心,时间长一点、正面强化、反馈,这些点都做到。

听明白了吗?撒谎,爸爸妈妈要足够安全,允许说事实,不至于说了实话给弄的死去活来。


02

初二学生叛逆严重,家长该怎么办?

HLXC这位朋友说:“孩子初二,也算是最关键年纪,叛逆严重,学习成绩下降,作为家长对他发脾气,又怕引起严重的后果,该怎么办?”

这不是一个习惯的问题。这是一个整体学习的问题,青春期教育的问题,叛逆的问题。

所谓叛逆,就是孩子成长了,他的自主意识觉醒了,他要有自我的表达。

成绩下降的原因是因为分神,因为不专心。

比如说青春期,小男孩儿小女孩儿可能喜欢异性小朋友,或者爱美、臭美、追星,或者网络游戏等。

心扉打开之后眼界打开,眼打开心打开,事就进来的多了,再加上习惯不好,成绩就下降。


如果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对他大发脾气,后果会更严重。那该怎么做呢?

就像刚才@中国式教育这位朋友说的:改善亲子关系。

要和他建立一个很好的关系,让他有话能和你倾诉。

有话你能听他说呀,他能听你说话呀,积极地进行引导。

让他平顺的度过青春期,不要过多的干预。


学习成绩的问题呢,你应该是正面的去给他成就感、小激励、肯定等等,让老师和他多做一些互动,多说说他的一些好的表现,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初二是一个成绩的分水岭,为什么叫成绩分水岭呢?

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些分神了,有个孩子没有分神继续努力。

再加上功课难了,不管在哪里吧,初二学习的学科也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深度也增加了。

这个时候啊,身体就容易有这种状态。


那这时候怎么办呢?他不求助你,你别去过多干预他,他要有自主的精神,这是一个。

然后,如果他有问题啦,你可以请一些老师帮忙,让老师去给他引导、强化或者辅导。如果你自己能够解决也是可以的。

这样孩子就能够平顺度过青春期,这样会更好。


03

“孩子初三,抵触上学怎么办?”

燕子这位朋友说:“我孩子初三,成绩挺好的,就是不去上学了,说上学就说宁愿去死怎么办?”

我问这位朋友几个问题:

“燕子,你家孩子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什么时候不去上学的?发生了什么吗?”

“就是那一段时间有没有重要的事情发生?”

让我来猜想一下,如果是的话我说完了之后你打个“是”,如果不是你就打一个“不是”。

 “(燕子)你家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挺乖的一个孩子,很听话,学习也比较优秀,你说什么他就干什么,比较中规中矩的孩子。”

“可能你的脾气大一点,或者他爸爸的脾气大一点。”


“这个孩子看上去呢,和同龄的孩子比较起来是不是显得年龄小一点点,内向一点,敏感一点,是不是有这种倾向?”

燕子说“是的。”我说的这些既然你觉得“是的”,那我就告诉你,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我再问燕子朋友一个问题:“你们夫妻关系怎么样?就是你和你对象经常吵架吗?或者说还是他不太管孩子,生活不在一起还是工作比较忙,事比较多?”

“你们夫妻之间经常争吵吗?或者说我直接了当地问你,你比较强势吗?”


不太好讲了,那我就直接说吧。

孩子不去上学有好多种原因:家庭教育有问题,会出这种情况;

在学校里如果遇到压力和障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和老师关系不好,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孩子学习上的生命状态活力受限,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孩子缺乏运动、内向敏感、受挫,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当然了,还可能有更深的问题。


燕子说:“前两年有事争吵,我脾气有点儿急躁,有点儿好强。”

谢谢你的直率,谢谢你的直面回答。

往往妈妈暴脾气,管的比较严,孩子又一个比较内向、敏感,有情绪不能被释放。

卡在身体里负面的情绪久久不能排解,最后会聚集成一种自我的困扰和压力。

这是有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我告诉燕子这位朋友你该怎么做:


去当地大医院的心理门诊,也有的地方叫精神科,去给孩子做一个心理测量,看看孩子现在有什么问题。

医生会有一个诊断结果,会给一个治疗的方案。先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走一段时间,有效果孩子就上学了。

如果医生说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

如果医生这样说,这位朋友,你去做这么一件事情:

在你当地找一个有经验的、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和孩子建立起一个亲密地依附,信任的依附关系。


让这个心理咨询师陪她走出这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就是做孩子的心理建设。

他内心的认知、情绪表达、困扰、人际这些方面。

“他不去,很敏感。有心理方面的朋友说过他,他都不见。”

就是因为有问题孩子才会这个样子的,你不要讳疾忌医,还是应该有一个诊断结果的。

你只有去专业的地方诊断,他才能解决。他很难自己走出来的。


如果不去,我认为还有一条路可走,但这条路就长了,就更难啦。

这条路就是我一直在做的“家长成长”。家长成为孩子的心理陪伴者,家长改变。

第一,先不要再去加重孩子的负担和压力,减轻孩子的焦虑。

第二,家长成长了以后呢?这个问题就解决啦。


讲一个例子给你:

五六年前,有这样一个高中生的家长找到我说,他家的孩子进门就关上卧室门,不出门儿。

他倒是去上学,但是不跟家长交流,学习成绩很差。

我给他说的大致也是这个方向,但是这个孩子不去找医生。

那我说就剩下一个啦,家长改。家长怎么改呢?学习提高。


我告诉这位家长,你家里的爱缺失,你家你太强势了,你太能唠叨,你当爸爸的太过武断了,孩子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爱了。

你得改变你家里的大环境,改变和孩子的关系,走进孩子内心。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改变,三个月之后这个孩子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开家长会,老师连续表扬了他五次。

这个孩子最后考上了我们当地一所非常好的艺术大学。这就是家长改变的例子。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最后的一条路,硬逼着家长改变这件事情对家长来说负担很重。

时间、精力、学习心态,还有学习水平高低都有影响。

最切忌做的一件事情是家长坚守不改,非得逼着孩子好起来,越逼越严重。

大家听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吧?就是说,最后的一项就是可以家长先改。

家长一学习就会知道原来你是家庭环境的问题,或者是你和孩子互动的问题。

原来这些都是爱的问题,爱的缺失的问题。


我给很多家长说过这句话,先去找精神科医生。如果能用治疗的方式解决了,孩子上学了没事儿了。

如果不行,那你就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陪伴治疗成长。

这两项都不行,他不听怎么办?改变家长。

家长变成心理咨询师,家长变成孩子的陪伴者,家长变成孩子的教练。


04

总结

今天直播的主题是习惯养成,就是如何培养孩子习惯,后来回答了几个问题。

我总结总结,习惯养成五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全环境原则,第二个原则单一原则,第三个原则是渐进原则,第四个原则是正面强化原则,第五个原则是及时反馈原则。

我说的原则,大家不要以为这就是教科书。

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大家不要拘泥于说的对与错,而是要追求有效果。

大家把我讲的忘掉都可以,只需要你能拿走你的做法,你回去试着用就行。


大家做了,做出效果来就反馈一下;做不出效果也反馈一下,我们来改进改进,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方法。

每个家长都应该是孩子的教练,这是一个教育孩子最后的一步,请大家要好好的去揣摩。

每一个家长应该是孩子的教练,应该是孩子的学习教练、人生教练。这样你就能够陪孩子茁壮成长、全面发展。

好,今天的直播咱就到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