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指导:又出利好,怎么办?

标签:
财经炒股股票王者杂谈 |

王者股市直播每天沪深股市交易时间滚动播出,直击沪深股市热点板块走势,发掘未来潜力板块,用技术预测股市指数变化的方向,力求帮助亿万无助的中国散户拥有正确的交易理念,掌握必备的炒股技术,不再被黑暗和无知所埋葬!
9点15分竞价开始
9点15分竞价开始
- 【08:23】早盘指导:又出利好,怎么办?股市唯一看点--王者早盘指导已经发布,大家可以去王者微信公众账号【王者财经午评】,关注后,点击公众账号下方菜单‘早盘指导’收听!
- 【09:42】【三星3nm芯片将于第二季度开始量产】三星电子周四宣布,将在本季度开始使用3GAE(早期3nm级栅极全能)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这也是首个使用环栅场效应晶体管(GAAFETs)的节点。“这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生产的GAA+3纳米工艺,将以此提高技术领先地位。”三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 【10:12】中国1天回购利率上涨71个基点,报2.0000%。
- 【10:19】【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1364亿元,深市成交额1652亿元。
- 【10:21】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触及6.68关口,续刷2020年11月以来新低。
- 【10:31】【国家统计局: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013元】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4432元,比上年增加360元,增长8.8%。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013元,比上年增加464元,增长10.2%;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878元,比上年增加272元,增长7.5%。分区域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快于其他地区。分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最快。
- 【10:37】【中汽协:3月汽车商品进、出口环比均呈小幅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22年3月,与上月相比,汽车商品进、出口金额均呈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汽车商品进口金额有所下降,出口金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3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86.2亿美元,环比增长7.9%,同比增长7.7%。其中进口金额73.9亿美元,环比增长7.2%,同比下降7.1%;出口金额112.3亿美元,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20.3%。2022年1-3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5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进口金额230亿美元,同比下降3.1%;出口金额352.4亿美元,同比增长26.4%。
- 【10:55】【国家卫健委:全程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占全国总人口88.64%+老年人接种率逐步提高】在国新办4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截至4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4071.1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8493.5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4968.8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14%和88.64%,完成加强接种75018.9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996.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22708.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1515.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的86.01%和81.94%,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15992万人。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总体顺利,加强免疫正在有序开展,老年人群接种率也在逐步提高。
- 【11:03】隔夜shibor报1.8380%,上涨53.7个基点;7天shibor报2.0060%,上涨12.6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2170%,下跌1.4个基点。
- 【13:08】【北向资金净流入超30亿元】以余额规模口径(已挂单)统计,截至目前北向资金净流入超3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3.84亿元,深股通净流入27.97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挂单已成交)统计,北向资金净买入超2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0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超22.88亿元。
- 【13:21】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华社)
- 【13:21】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华社)
后一篇:早盘指导:又出利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