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额济纳旗城市边的胡杨吸引着十多万游客前来欣赏金色美景。就在这热闹场面二十多公里远的沙漠边缘,无以计数的胡杨在干涸的黑河河道边枯死、倒下,剩下的,也只能是做最后的挣扎。哪怕是这垂死的挣扎,依旧让干枯枝头的少许树叶,绽放出秋天的色彩。

干涸的确隆达里格河道上,胡杨大面积枯死、倒下。没有水,再坚强的生命也会死去,“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只是个美好传说。

“这段河道从四十年前开始断流,近些年政府从黑河上游调生态水源,但主要是补充城市周边的河道,保证那片成为著名景区的胡杨林用水。这片离着不过二十公里远的胡杨林就再也没人管过,因为外人不会注意到这里。"
曾经在黑河支流的确隆达里格河边生活几十年的班都老人现居住在额济纳城郊一处安居房。老人说1983年河里还有水,河边的胡杨长得很好。1984年,没水了,大家只能迁走。2002年,老人一家迁至城边安居点,现在靠养老金度日。


搬进安居房的班都老人依旧习惯住在院子中的蒙古包里,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回到确隆达里格。


这些年来,曾经水草丰美的地方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甚至连额济纳难得的一片大水域——天鹅湖,也在附近化工厂与施工队无度抽取水源的状况下几尽干涸。天鹅湖西北方的化工厂的电线延续十公里,穿过连绵沙丘抵达湖边的泵站,沙丘下,抽水管又穿过十公里的沙丘,将宝贵的水源抽走。


天鹅湖边,一位渔民在化工厂抽水口晾晒刚打上来的小鱼。据他介绍,化工厂的人每周都回来查看设备,启动机器抽水。利用埋在沙漠中的输水管道送至十公里外的化工厂。

在高空可以看到,天鹅湖西北角,一条从化工厂延伸来的抽水管道隐藏在沙漠之中。

附近施工工地的车队经常深入沙漠,来到天鹅湖抽水。

被誉为“沙漠明珠”的天鹅湖如今只剩几处不大的水洼,岸边抽水口处,一只鸬鹚躺在满是油污的水中——死了。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东麓,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黑河进入额济纳旗流程约270公里,在狼心山分为东、西两条河,东西河总长分别为179公里和177公里,北流途中,又分为19条支岔,最后流入居延海。古时的额济纳河水量丰沛,流域内水草丰美,是巴丹吉林沙漠和黑戈壁之间的狭长通道, “丝绸之路”去漠北的必经之路,三百多年前,土尔扈特蒙古族定牧于此。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中游地区过度垦荒,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挤占了下游生态用水,导致进入额济纳的水量从60年代的每年平均10.5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每年3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位下降,草场沙化。根据卫星影像资料分析,三十年来,额济纳6900平方公里的绿洲面积减少一半以上,而额济纳的标志——胡杨林,更从上世纪50年代的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34万亩,并依旧在减少。从2000年开始,政府协调多次向下游输水,灌溉沿途林地,但水源利用率有限。


对于相距不远但物是人非的老家,班都老人始终希望能回去。
“你知道吗,那河道里石头很多,河水很清澈,我负责养生产队的300多头骆驼。离开三十多年了,我想回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