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滇藏线

(2014-07-20 20:51:40)
标签:

梅里雪山

骑行

徒步

塌方

       七月雨季,梅里雪山总在厚厚的云层之间,很少露面。傍晚,李金亮骑着单车经过当天数十公里的路段,赶到梅里雪山对面的飞来寺。半小时后,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出人意料的从云层中显现出来,让李金亮、安可和山脚下的游客感到无比幸运。对于多次在这里看日出日落的我来说,相对平静,不管能否看见卡瓦格博和缅茨姆,他们就在那里……

行走滇藏线

       前不久,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再次来到香格里拉,在维西、德钦两个县之间到处跑。路过白马雪山,司机汪晓停车,让几位没来过的朋友下车感受云雾中的雪山,同行的小姑娘安可一说话,不远处,一位骑行青年说:“北京的吧,老乡啊!”小伙子叫李金亮,今年二十六岁,原本在南锣鼓巷里的一家客栈工作。由于体检发现自己身体有问题,加之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小伙子决定出门行走,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寻找都市中难以寻觅的生活状态。

行走滇藏线

       因为还有工作,我们先行告别李金亮,留个微信等他到了飞来寺随时联系。他比我预想到达飞来寺的时间短,得知已经到达飞来寺,我们马上打车上山,并告诉他先别洗澡,因为我感觉有可能看到梅里,雨季看到梅里雪山的几率很低。

       我们运气出奇的好,卡瓦格博和缅茨姆先后从浓密的云层中探了出来。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李金亮有一面旗帜,上面写满行走地点和路上友人的签言,最显眼的还是那句:“青春,宁挥霍,不虚度”……

行走滇藏线


       遇到两位浙江姑娘,与李金亮耍到一处。旅行,总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拍了些照片,来到路边一处小餐馆,请李金亮和安可吃饭,四菜一汤加一小桶米饭。李金亮说,这是路上奢侈的一顿,幸亏有人付账。
行走滇藏线

       李金亮说他在北京时没有专门训练过,最多也就是骑车去趟妙峰山。去年5月14日,带着一辆二手车出发,开始他的第一次骑行。将自行车运到丽江,走泸沽湖、西昌、成都,然后沿着那条被称为走烂的318国道前往拉萨。虽然走的人太多,但这条路依旧是经典,27天骑完两千多公里,在拉萨六百块钱卖掉自行车和背具,然后搭车去阿里,再去尼泊尔旅行。

       一个月前,李金亮决定开始自己第二次骑行,按喜好将自行车托到南宁,一个月时间,走广西、贵州,经彝良到昆明,再沿214国道来到梅里,再计划用一个月前往西藏。他准备到西藏后还是把单车卖给有需要的骑行者,骑行是一种状态,没必要留下单车做纪念,纪念在心里,在路上。骑行没有太强的时间计划,不带太多行李,走到哪住到哪。在他看来,骑行不是要证明什么,也不是要得到什么,在更广阔的世界中,你随时都能有所得,只是这种所得未必是用金钱衡量的。挫折、坚忍、豁达、勇气,这都是行走中能得到的收获。但也不可能总是骑行,此次结束后,小李准备去一个朋友的客栈工作段时间,毕竟还要挣钱养活自己,供自己的下一次骑行。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李金亮住进一家青年旅社,床梆上,有位前来者写满行走路线。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回程,大雨下了一夜,路上,塌方泥石流不断。白马雪山,一处较大塌方体将道路阻断,藏族司机依达与十多位被堵司机跟养路工一起来到塌方山体前,琢磨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打出一条通道。

    197310月,全长1930公里的滇藏线竣工通车,成为继川藏线和青藏线后又一条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公路。滇藏公路起落不算太大,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只有39公里,但途径澜沧江大峡谷,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环境恶劣,时常穿行在悬崖峭壁之间。雨季里,连续不断的降雨给道路通行与塌方抢通带来巨大麻烦,风化严重的山体悬石在雨水的浸泡下更是摇摇欲坠,导致该路发生山体塌方是家常便饭。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行走滇藏线

    次那多吉是德钦县书松养路站的员工,他守在刚打通的塌方体前,指挥骑行者有序通过。每年雨季中,都会有骑行者因塌方、泥石流受伤,甚至是死亡。书松养路站的五位员工负责三十公里路段的养护,虽然依旧艰险,危机四伏,但滇藏线道路确实已比以前好走的多。这条路线是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地处滇藏两省交界,很多进入西藏的游客都要通过214国道。

行走滇藏线

       对于对骑行者,很多人不理解,此次同行的车上,一位“老师”就表示:“这些人想不明白,换个电动车不省劲多了。”李金亮对这些看的很开,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人生短短几十年,大脑别总是停留在电脑前的臆想。

       离开飞来寺时,见到几位年轻游客,背包和手里的纸壳巴上写着三个字——“求搭车”。

行走滇藏线

        想起去年秋天,也是离开飞来寺,见到一位独腿行者,背包上也写了三个字——“不搭车”。简单与他聊了几句,他从芒康走到德钦用了一个月,二百多公里。

行走滇藏线

       没有对错,没有高低,每个人的生活本就不同,对活着的理解也各异,只是看你用你自己认为理想的方式度过一生。

       今天,李金亮已经骑行到了昌都;两个月前,一位网友给我传来一张她拍的照片,是“不搭车”哥们儿,已经用一条腿走到康定,半年时间,八百公里的苦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