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从云南刚发来的土豆,每斤两块,十件以上起批,少了您别谈……上午,一辆加挂大货停在新发地市场里,车上刚卸下的个头、品质都属上佳的土豆引来不少菜贩的高度关注。

“云南那边管土豆叫洋芋,这批货是从玉溪新平县上的,那边大旱,虽说土豆本身耐旱,但旱情下各种费用自然会上涨,价格没的谈……”面对周围的关注目光,货主没有降价的意思。随着货源紧俏,今年京城土豆价格平均上涨三至五成,品质好的更是翻一倍,创下历史同期的新高。
据一位云南同行讲,他没想到北京的云南土豆能卖这价钱,在当地,洋芋收购价虽因干旱有所涨幅,但没这么夸张……
与此同时,产地同属西南的多种农副物资价格齐涨,三年前炒爆的普洱茶再次蠢蠢欲动,北京茶叶市场的普洱茶价格已经开始上扬。
“其实大旱对眼下的普洱茶市场影响不大,茶树本身比较耐旱,霜冻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更大。再说普洱茶的新茶从采摘到加工有一系列程序,至少三、四个月后市场才能反映出来,熟茶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上市,眼下销售的多是前几年爆炒时压在手里的库存。”一位在京城茶市打拼多年的茶商表示,部分人此时调高普洱茶价格纯属借旱情炒作,希望当年砸在手里的普洱茶有个翻身的机会,广东的普洱茶市场前些时候已经炒热,不少京城茶商开始将三年前的囤货调运南下。

眼下,西南旱情对北京鲜花市场上影响也颇为明显,莱太花卉里一位花商表示,京城市场销售的鲜切花大多来自云南等南方地区,鲜花需要大量用水,受干旱影响,鲜花价格上涨明显,一只品质不错的玫瑰从去年的一块五涨到现在的三块,翻了一番,品质还大不如前。随着清明节临近,菊花等花卉的价格恐怕也得继续上涨。

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影响到底有多大,反映到市场上应该有多大,消费者无从知晓。就像去年底市场疯传大蒜、干辣椒能抑制甲流,导致商家大量囤货,炒热市场,带给消费者的则是负担增加。眼下西南旱情严重,不少炒家又将目标转换,在他们看来,旱情是眼下最好的噱头。
“贵州的干辣椒去年底价格上涨了两倍,现在价格基本稳定,但今年大旱,辣椒肯定减产,眼下得尽快囤些货,年底市场一定看好……”。对于年底干辣椒行情,新发地的一位商户信心满满。

“两个土豆五块钱!……”通州八里桥菜市场里,一位大妈看着秤上的两个大小、长相不错的土豆很是诧异。菜贩也无奈,一斤土豆他也赚不了几毛钱。

正午,几位搬运南方蔬果的工人停工吃饭,旱情下物价波动,影响的不只是灾区民众的饭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