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情丽江

(2008-06-04 13:19:00)
标签:

杂谈

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7/11af37b5495.jpg

最近写字一直觉得少了根筋,本想休息一阵子,再来继续写博客。

但是小站里有一群可爱的博友们一直在鼓励着我。

回头看看,已发布了90余篇文章。

我想说,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对我这个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更不能轻易就说“放弃”。

不过,我想最近不再继续写台湾的旅行故事了,先贴丽江的文图继续维护小站的更新。

原因有两点:

1:这些日子找不到写字的感觉

2:丽江的文章由于过去杂志编辑有过邀约,所以文字已有现成。

注释:有些东西写过就写过了,现在回头看看,让我重新再写,似乎找不到以往的感觉。由于杂志约稿有图片和文字的限制,所以,我并未按日记的形式记录。在博里,我会把文章拆成4或5个部分,各篇跟贴10来多张图片。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7/11af37b3d0c.jpg

 2,小猫慵懒地趴在主人的柜台上睡觉,无顾来来往往的客人。

主人是一位白族妇女,站在幽黑的店内缝制服饰,小猫趴在她裁剪布料的柜子上打着小盹。我想,这只小猫一定深受它主人的宠爱。

柜子下方挂着一本手写的东巴文,很有意思。原本构图时应该要往下拉一些,让文字部分在画面上多占一点位置,当时正好看到小猫的主人盯着我,心一慌,咔嚓一记,就少了我想要的效果。

闲情丽江

有人说:“丽江是个发呆的好地方”。在这个细雨绵绵的雨季里,我似乎的确找到了这种感觉。

深信只有在丽江这个地方,只有在这样细雨不断的季节里,我可以毫无顾忌地跟身边的人说:“嗨,别吵我,让我发会呆吧。”

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7/11af37b92c9.jpg

 3,门-古意浓浓

大约在雨季

细雨蒙蒙,绵绵不断,这就是丽江雨季时的缠绵。

从丽江机场登入,我就开始为眼前阴沉的天气又喜又忧。

喜的是,从小就喜欢这蒙蒙细雨,不光喜欢它能唤来雨后大地万物的翠绿,更喜欢它能为我撑出一片思索的空间。

忧的是,自从爱上了摄影,每次出门,总期待遇上美丽的艳阳天,尽管从不爱晒太阳,但还是会不断祈祷着,在我拿起相机的那一刻,会出现美妙的光影。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定律,取舍之中,断定有得有失!

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7/11af37b3bad.jpg

4,在丽江居家的院子里,常常可以看到这种花,这种花正确的学名叫什么?

我们家乡的人们叫它为:“番薯花”,因为它的根长得很像番薯的样子。

机场到古城一路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在柔软的细雨中更加迷蒙。公路两旁盛开着的向日葵,在晶莹剔透的水珠妆扮下,更加千娇百媚。

尽管启程之前,查过丽江的天气预报,估计她大约浸泡在雨季里,但还是愿意相信天气预报有时的出错。忍不住启口问司机:

“已经下几天雨拉?”

“你们运气不好,早上刚开始下,估计一个礼拜都会有雨。”小伙子嘿嘿一声答道。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6/11af37aef83.jpg

5,古城的老街上有许多类似的手工制银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店家搬出小凳子坐在自家的店门口工作,我觉得她穿的一身民族服饰,和她手中的活儿,挺有意思。站在她不远处拍她,她头也不抬,眼也不扫地嚷嚷:“拍什么拍!”吓得我赶紧收起相机。

 

古城

清晨,没有阳光,天暗沉沉的,似乎在天际的某一个地方酝酿着雷雨。

古城的魅力没有因为雨季而减少慕名而来的游人,他们成群结队,笑语盈盈。

有人说:“旅行就是要不停地走,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方言,邂逅陌生的容颜……”。

也许这是一种内心孤寂的独白。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6/11af37aeddf.jpg

 6,这些壶,很好看_sina_#8221_word__恢魅擞昧醋哟谝黄鸸以诘昝趴冢跏俏恕

不过,这里的东西都不让人拍, 我觉得自己像小偷似的。如果被店主看到,还是会被凶凶地吆喝走。

在丽江古城,或许该换种方式: 放慢习惯了多年的匆忙脚步,懈下身上所有有形和无形的负担,在这里,走走停停。

在生命中,也许会在这里找到自我。也许在这里才会有空间让人触摸到心底最柔软的那条神经,抛开一切红尘俗世,突然明白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放眼望去,记载着过往岁月的青石板路,古意的阁楼,曲折有致的街巷,小桥,流水,人家……

这些独特的风貌、灿烂的东巴文化、和悠扬的纳西古乐,让这座依山傍水的古城赢得了世界的目光。

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8/11af37c39d5.jpg

7,有趣的东巴文字

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6/11af37ab536.jpg

8,现做的姜糖, 有很多种口味,味道不错。

从四方街出发,沿着小溪逆向而上,窄小的青石路两旁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几乎每家商铺都门庭若市,特别是售卖披风的小店,生意如火如荼。这几天连日降雨,即使是在各地酷暑难耐的夏季,丽江的气候却似秋风咋起般的寒冷难耐。苦了店员,倒乐了店主。

环视其他商铺:铜器、木雕、木刻、字画、染织,精巧的藏饰品、廉价的银饰,还有古朴的风铃随风击荡出悦耳的叮咚声,时而清脆,时而沉稳……。

随处你都可以看到穿梭在人群中穿戴传统服饰的纳西人,除了古城应有的小桥,流水,和人家,“那人”就是丽江古城里另一道别致的风景。

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7/11af37ac01b.jpg

9,清早井口洗衣

别忘了时常停下赶路的脚步,在第一眼就倾心的茶吧里,找处靠窗的位置,点一壶甜甜的雪茶,让身边的“浮躁”停下来,透过丝丝细雨,眺望被云雾缭绕的远山,看看屋后低垂、缠绵着的杨柳、听听门前绕街、潺潺的溪水……

耳边古朴动听的纳西古乐让你记起了什么?

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8/11af37c55bc.jpg

10,古朴的风铃

也许你会跟我一样,忆起儿时的伙伴,青涩懵懂的初恋,还有……。

忆起也曾在这样烟雨蒙蒙的雨季,伫立在街头,年少时的轻狂让人迷失在这样细雨蒙蒙的日子里,找不到出口!

往事如梦,回忆如歌

----只有在这样的雨季,静坐,听雨,才会找到释放灵魂的那把钥匙,回想起从身边溜走的人们和那些不曾冷却的记忆!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7/11af37bc3de.jpg

11,鱼骨头风铃

美丽,但不温柔

比起白天,夜晚的丽江-风情万种,古老的屋檐,张灯结彩,层层叠叠地延伸到你望不到的边际。喧哗的人群让本该平静的古镇夜晚,裹着一层浓浓的城市气息。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据说当年的四方街白天是商贾云集,买卖兴隆的热闹集市,晚上则是各族儿女的歌坛舞池,人们在这里燃起篝火,对起山歌,跳起锅庄,热闹的场面可想而知了。

如今的四方街,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总会有成群的游人在这里观景、留影。年轻人在这里为心爱的人点上一盏天灯,签上两个人的姓名,带着燃烧的祝福飞往天际;也有人在古城河上驱放农家自制的莲花河灯,祈求心随所愿……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6/11af37a53f2.jpg

12,四方街的夜

四方街还有一绝。听说古时候呀,古城的人民根据地势,巧妙地利用河水自流来冲洗残留在广场上的垃圾,这种方法,既干净,又免了扫地之劳。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古人的智慧常常会让人张口结舌。

四方街附近,遍布了酒吧。大大小小的酒吧里拥挤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群,他们在重金属的音乐下,疯狂着,放肆地喧闹着……

我不喜欢太喧闹的地方,连路过都嫌烦!

如果您是个爱热闹的人,我想在这烛火昏黄的酒吧里,可以让您不欢不归。

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6/11af37a8297.jpg

13,丽江的夜

读书、聊天、发呆、做梦......

在丽江的柔软时光里,被许多曾经来过的人们这样记叙着: “坐在酒吧的窗边独斟,听到的是潺潺溪水,闻到的满鼻的油菜花香……。”

这曾是多少人梦想中的家园,是人们渴望放松身心的“世外桃源”!

今天,随着生活水准的提升,人们旅游需求的增长,中国的名胜古迹,山山水水,那一处不是比肩叠踵,衣袖相接呢!

我又不得不给这处世外桃源加上了引号,也许曾经这里是,但过去原始美丽的纳西家园今天已不复存在。丽江,也早已不是许多人心中的世外桃源,就像这样的夜,美丽但不温柔。

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6/4/20/27/11af37b31f0.jpg14,摄于丽江古城内

丽江过往图文:

《丽江三人行》http://jenny9260.blog.sohu.com/5821619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滨海公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