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玫瑰花瓣。小店门前,多会摆上一盆这样的装饰,有些用不同的花瓣撒在水里,也有的用整朵的菊浮在水中。简单又养眼。
无人不晓新加坡是个多元的社会。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是新加坡的三大族群。
新加坡的人口中,华人占77%,马来人大约占新加坡人口的14.1%,印度人约占新加坡人口的7.4%,此外还尚有少数阿拉伯、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后裔。
据记载在1819年,莱佛士爵士航行至新加坡时,随行就带有多名印度助手和士兵。之后,更多的印度移民到新加坡谋生,他们在新加坡的成长历史上也曾有过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即使是今日的新加坡,维持新加坡洁净面貌的也算是印度人的功劳。你见到公共建筑工地中,公园里,街道上,居民社区里,在大太阳下挥汗修剪草皮,打扫路上的垃圾落叶,几乎全部都是他们顽强的身影。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1/115cb669117.jpg
2,首饰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2/115cb66eb35.jpg
3,供神明的鲜艳花串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2/115cb674148.jpg
5,街头的电影海报
华人在新加坡有中国镇,印度人在新加坡也有一个自己的族群汇聚点:小印度。小印度位于实笼岗路(Serangoon Road)一带,每逢周六和周日傍晚都格外热闹。新加坡的印度籍外劳都喜欢到这儿购物,与朋友聚会。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2/115cb67068f.jpg
6,端庄的印度神像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2/115cb675037.jpg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1/115cb66a103.jpg
8,印度庙宇大门前通常会高竖雕刻千座神明的门碑,神明千姿百态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1/115cb66d6b5.jpg
9,街道。在新加坡的印度人也响应新加坡的习惯,把国旗挂出室外,刚过国庆,还没来得及取下
浓郁的香料在空气中弥漫,庙宇门前献给神明的新鲜花串,满街的小杂货铺子,闪闪发亮的黄金首饰,传统的沙丽丝绸,节奏鲜明的印度音乐……这就是小印度街道独特的面貌。
我曾多次走进小印度的巷弄,第一次是为了到处看看,第二次来是为了能品尝到地道的印度食物,多次拜访的经验让我并不喜欢这个区域的气味和杂闹,如果没有Willis的结伴,一个人更是无意来此。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1/115cb667013.jpg
10,小印度街道建筑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2/115cb6721ae.jpg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1/115cb66c814.jpg
12,印度神庙
本该趁着这个周末,出门采些花絮回来,无奈这段时间手头的事情特别多,突然记得电脑里还有前阵子在小印度拍回来的碎片,虽然这组片子并不能诠释小印度的种种,光线也不太理想,但也是一部分的缩影。趁着外面倾盆大雨时,静下思量,整理一下献给所有喜欢jenny小站的朋友们,有你们的一路支持,才有动力继续完成我的《继续去旅行》,谢谢大家。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2/115cb66fa48.jpg
13,印度神庙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9/23/13/1/115cb668001.jpg
14,小印度主街道的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