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城沿线修建一系列墩台,这就是古代的通讯工具——烽火台。一旦有战事需要报告,人们就在这些墩台上点燃烽烟、烽火或举起醒目标志来达到最快传递信息的目的。烽是用易燃的柴草,置于笼筐中,系在长杆上,夜间点燃举起,以火光传递军情、敌情。燧即指燃放烽烟的墩台,通常在墩台上厚积柴薪,日间有敌情就点燃它们,以浓烟示警。据汉简所记,烽台高5丈余,烽杆长3丈,烽台相距平均40—50里。明代以后则称这些墩台为烽火台,点烽时加硫磺、硝石助燃,燃燧则往往施以牲畜干粪,据说这样燃放出来的烟既高且直,易于辩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