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2010-11-25 05:42:00)
标签:

旅游

拍摄时间:2010 11 20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我去过本溪的很多地方,但从来不知道这里有座和尚帽子山。据说和尚帽子山是辽宁第二高峰,海拔1234米,2005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本溪和尚帽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太子河支流与鸭绿江支流的分水岭,包括本溪县兰河峪乡和草河口镇的部分区域,总面积达110平方公里,保护的对象有长白山、华北植物区交汇地带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木本植物有264种,草本植物有641种,以及多种真菌、苔藓、地衣和蕨类等,这些都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山中生存的脊椎动物有136种,昆虫有1749种。和尚帽子山除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还有大量的抗战遗存,如当年抗联战士居住的地窨子、马架子等。山上有大青沟战役遗址,山下的绿石谷是杨靖宇将军歼灭日军一个连队的设伏地点。

    这次登山是“海纳”组织的将近70人的庞大队伍,虽然天一直是阴着的,但是我们大家都很兴奋,特别是初次登这座山的我,更是激动异常。谈笑间,我们乘坐的大巴在山脚下一个农家院前停了下来,在那里穿上雪套和冰爪,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水,在领队的指引下开始了今天的行程。山下的路比较泥泞,往上走就是冰雪路面了,而且雪是越来越厚。行进中,我不时地举起相机,胡乱地拍一些我自己认为是很美的东西。从出发地到山顶至少有15公里远的路程,道路之艰难真是无法形容,有的地方几乎就是连滚带爬通过的。尽管艰难前行,也没有一个人半途而废,有的只是欢声笑语和前进的脚步。山上的雾越来越大了,能见度很低,每当站在一个山顶就以为这是顶峰了,其实还有更高的山峰等着我们去攀登。走着、爬着,突然前面有人高喊:“我们登顶了”,循着声音望去,隐隐约约可以见到一块巨大石头,人们从巨石旁边有序地向上爬去。山顶很小,只能站三、五个人,周围是悬崖峭壁。虽然登顶了,可我们都在掩饰内心的激动,不敢欢呼雀跃,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雾实在太大了,我们并没有看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独特景观。

    每次登山时我都会想起一句谚语:“上山好上,下山难”,可是我的感受总是与之相反,下山要比上山轻快多了。下山的路上我遇到两个有趣的队友,他们问我怎么样,我说我经常爬山还算可以。他们说从来没有走这么远的路,也从来没有爬过这么高的山,身体实在有些吃不消。然而他们相互搀扶往下走时还不忘调侃,年轻的说:今晚嫂子勾引你怎么办?年长的说:兄弟,你嫂子如果勾引我,我坚决不给她面子。说罢引来大家一片笑声!

    走到山下已是夜幕降临,我们匆匆合影留念后驱车返程。坐在车上,我依然回味爬山时的艰辛和登顶时的快乐。每个人都是通过艰苦的努力、顽强的拼搏攀爬到顶点的,然后在那里作短暂的停留,欣赏眼前的美景,可是这种“停留”毕竟是暂时的,最后还要返回原点。朋友,你想一想,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有高峰、有平地、有低谷,可是居高峰时我们不要因为辉煌而得意忘形;位平地时也不要因为平淡而碌碌无为;处低谷时更不要因为绝望而堕落沉沦。所以,我们应该在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的同时,还要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原创】畅游和尚帽子山(1)

http://music.sina.com.cn/shequ/player/sinablog/blogPlayer.swf
历史上的今天:
1926年11月25日 物理学家李政道诞生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生于上海。1945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随物理学家吴大猷研究近代物理。1946年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短期工作后,又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工作两年,1953年转往哥伦比亚大学,1956年升为正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任费米物理讲座教授。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结论。195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的吴健雄,用实验证实了他们的理论结论。为此,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年以后,对某些弱相互作用中发生的破坏时间反演不变性现象的解释,作出许多重要贡献。李政道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同步辐射设备,并多次回中国访问讲学。1980年以后,他发起组织美国几十所主要大学在中国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