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艺术的正面律

标签:
古埃及艺术正面律人物姿势壁画绘画 |
分类: 杂谈 |
http://s13/mw690/001OqXT1zy6XYohbodudc&690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代埃及人如此作画的起因是最初侧面比较容易绘画,但又需要显示出宽阔的肩膀,画师创作时就使画中人物转成正面,至于眼睛,是为了强调杏眼圆睁的美观性,只得一律画成正面,尤其是描绘女性时,更觉有此必要。我觉得这位作者一定是深受德国艺术理论家莱辛的影响,遵循着“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的信条,“现实如果也美不相容,就必须让路给美,如果与美相容,也起码应该服从于美。”
另外一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成因,------“正面律”的出现,与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死观密切相连。
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灵魂是永世不灭的,死亡意味着人的灵魂将去冥界经历一次12小时的冒险,如果在这趟旅行中能够通过神与魔的考验平安返回,他的灵魂就会再次回到身体上,人将得到重生。埃及的木乃伊就是这种生死观的表现:保存一个完好无损的躯体,等待着冒险后灵魂的归来。
墓穴的主人从冥界返回,重新获得了生命,如果画面中表现的人物躯干缺少了一部分,他回来就是残疾的。
所以,画师在绘画时,最关心的是如何真实、完整地反映现实中的存在。
在古埃及时代,还没有透视绘画方法,在陵墓壁画中,画家在描绘脸部时,比较不容易画出鼻子,如果没有鼻子,复活的人会丧失嗅觉,回而采用侧面画法就能画出完整的鼻子;眼睛则适合采用正面画法,更能充分展示眼睛的视觉功能。同样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也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尽可能展现出完整的模样,确保复活后的主人能够拥有健康的肢体。
-----------------------------------------------------分 割
线----------------------------------------------------
古埃及艺术中人物姿势的含义
2.奉献的姿势:侧步,双手前伸,手中拿着奉献的物品;
3.接收奉献的姿势:端坐在椅子上,单手或双手放在腿上;
4.召唤的姿势:侧步,一只手抬起来,手掌展开;
5.保护的姿势:站立,两手向上伸出,手掌向前展开,与象形文字的KA的符号一样很像;
6.喜悦的姿势:侧步,两手向上伸出,手掌向身体两侧舒展;
7赞美的姿势:单膝着地,如军训蹲姿一样,一只手向上伸出,一只收握拳在胸前。
8哀悼的姿势:蹲下或弯身站立,双手伸出,掌心对着脸,就如抱头痛哭的姿势一般。
前一篇:大葱炒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