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作《“读”出一个好宝贝》上市啦

(2017-05-15 14:47:22)
标签:

读出一个好宝贝

上市

分类: 早期阅读那些事儿

新作《“读”出一个好宝贝》上市啦

 

新作《“读出一个好宝贝”》终于上市了,因为很多朋友都在关心地询问,虽然我自己还没有看到样书,但忍不住发文告知一下呵,顺便感恩大家的厚爱和编辑的劳动,希望这本书能像我期待的那样,能带给您丰满的收获。

 

2012年,我曾在编辑好友小许的邀请下,写了一本口袋书《“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儿童早期阅读那些事儿》,但由于“口袋书”的字数容量有限,只有4万字左右,很多心得没法尽情分享,这本“口袋书”出版之后,经读者口口相传,购买或阅读这本读物的家长也越来越越多,很多家长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找到我的博客或微博,跟我进一步交流陪读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使得我在这个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深入思考,随着认知的进一步丰富,我有了将《小书虫》丰富成一本专著的想法,希望呈现在您面前的这10万字的思考成果能给您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http://static.ci123.com/uploadfiles/170515/144637DffKzaa9ttgKKzzn_660.jpg

 

     当当网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5069546.html,比亚马逊贵,但参加满150-50元的促销活动。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www.amazon.cn/出一个好宝贝-桐桐妈/dp/B07195XQ5D/ref=sr_1_1?ie=UTF8&qid=1494830393&sr=8-1&keywords=读出一个好宝贝,但价格相对实惠呵。还参加“满99元赠书”活动。

 

 

 

目   

 

代序:阅读,让成长更美好

 

第一章阅读习惯随机培养

一、“小书虫”桐桐的成长之路

二、培养早期阅读习惯的几个要点

 

第二章阅读材料因龄制宜(上)

——0-3岁的童书选择

一、01岁宝宝的阅读计划

二、1~2岁宝宝的阅读计划

三、2~3岁宝宝的阅读计划

 

第三章阅读材料因龄制宜(下)

——3-6岁的童书选择

一、3~4岁宝宝的阅读计划

二、4~5岁宝宝的阅读计划

三、5-6岁宝宝的阅读计划

 

第四章  早期阅读那些事儿

谈谈孕期的阅读

早期阅读的最大价值在于其娱乐性

把早期阅读的“娱乐性”进行到底

打造能唤起孩子阅读欲望的图书环境

童书选购那些事儿

亲子阅读的“前奏”和“续章”

说说早期阅读的多元性

撕书,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说说早期阅读中的“重复”现象

绘本图文,谁更给力?

“诵读”胜于“编读”

亲子共读的价值是自主阅读难以替代的

阅读中的亲子互动要自然

提供科普读物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第五章早期阅读的常见困惑

一、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

二、阅读时要不要教孩子认字?

三、要给孩子制定阅读规矩吗?

四、早期阅读需要固定时间吗?

五、如何看待早期阅读中的指读?

六、孩子突然不爱阅读了怎么办?

七、孩子只对特定的书和内容感兴趣怎么办?

八、杂志和图书同样有价值吗?

九、识字的孩子还要陪读吗?

十、该不该让孩子自己选书呢?

十一、孩子对读物的注意力与我们不同步怎么办?

十二、孩子喜欢看很幼稚的读物怎么办?

十三、能不能让孩子接触改编后的名著?

十四、妈妈不理解绘本的内蕴怎么办?

十五、孩子不喜欢读新买的书怎么办?

十六、阅读后要立即引导孩子思考书中的内容吗?

十七、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后家长还可以做些什么?

十八、家长亲自阅读好还是播放音频好?

十九、孩子不爱看文字书怎么办?

二十、拿着书读给孩子好还是撇开书讲故事好?

二十一、孩子看书喜欢随大流怎么办?

二十二、给孩子读书,几天增加一本新书好?

 

附一:桐桐妈的早期阅读观

附二:妈妈和桐桐喜欢的200本童书

后  

 

后  

 

不知不觉,养女已九年有余。这九年多,其实也是陪读的九年多,从当初的亲子共读到现在陪她自主阅读,粗略算算,读过的书,至少得有5000多本了,相当一部分绘本,读过还不只一遍,最多者,读了估计得有20遍!

 

阅读不仅让女儿在各方面得到了让人惊喜的成长,也让我个人得到了专业的成长。起初,由于陪读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由地对这个领域多了一些思考(感恩我既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背景,让我的思考多了一些专业的底蕴)。然后,由思考到分享,由分享到答疑,由答疑到更自觉地学习本领域的经典,对这个领域的认知也在逐渐加深。于是,一篇篇博文、一篇篇约稿乃至口袋书《“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逐渐从笔下流淌出来,专业自信在慢慢增加,对这个领域的情结也在日渐浓厚。

 

因为爱,所以热衷分享与推广,经常读我博客和微博的朋友会知道,关于早期阅读的文字,是我近年来分享的重点之一,其实博客、微博、杂志约稿甚至专栏、口袋书,只是我分享的一部分渠道,除此之外,这些年,其实我还受邀做了一些答疑和讲座,包括在新浪微访谈、育儿网等知名网站的专题答疑,以及给给早教中心、幼儿园、图书馆、通用汽车上海总部、IBM上海分公司、泰克科技中国、“2014年首届学生“身学”健康管理论坛“等现场讲座和“长沙九州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等组织的线上讲座等。我原本是很发憷讲座的人,因为我口头表达能力远远弱于思考和文字能力,然而,这个领域,却是一个例外,接到邀请的我通常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准备出想讲的东西,且没大焦虑和紧张,其实背后的原因,只有我知道,那就是我要讲的东西,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信口拈来,自然无需恐慌。

 

大约前年,在好友珊珊妈的推荐下,我还成了“阅读越精彩”的志愿者,主要承担关于早期阅读和绘本选购知识的讲座任务,上海很大,有时候做讲座需要跑到很远的郊区,甚至用放弃周末的部分休息时间,但我一直乐在其中,因为这个领域的分享让我那么快乐。

 

做让自己快乐的事,不会觉得累,早期阅读领域于我,就是如此。几乎每天早晨,洗刷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做早餐,而是打开微博记录陪桐桐读过的书,晚上回家有时间写东西时,把这个领域的心得整理成博文或写相关的约稿也是乐此不疲的安排。及时记录与分享的欲望甚至排挤了写书稿的时间,以至于这本策划已久的书稿,写写停停,拖了近三年的时间。

 

不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书稿的战线拉的很长,让一些约书稿的编辑等的很急,对于内容质量的提升,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近三年的时间,足以让我对这个领域的认知和思考更加深化,经验更为丰富,而且,陪女儿桐桐读的书或者自己主动去读的绘本也越来越多,这让我对适龄读物的推荐,有了更广泛的根基。我相信,这部书稿,现在才呈现在您面前要比前几年丰满的多。

 

虽然书稿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来的,它的诞生,却其实凝聚着许多人的支持与智慧,让我禁不住至少对这些人说声感谢:

 

首先感谢我的女儿,是她对早期阅读那种本能的好感,激励着我去努力营造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去想办法选购适合不同“阅龄”的童书,去直面阅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同时也有机会经历每天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

 

感谢那些经常读我博客的父母朋友们,是你们信任的邮件和留言,让我在交流中丰富着自己的感悟,延伸着思维的触角。

 

感谢上海少儿图书馆、区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我们无法把桐桐喜欢的所有童书都买回来,是你们提供的免费资源和优质服务,让我和桐桐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童书。

 

感谢《Enbaby恩比育儿》杂志的前主编好友殷姿,在保罗先生应少儿出版社之邀来上海时,给我提供了当特约记者的机会,让我得以有机会与大师面对面交流。保罗先生那些睿智的话语,从很多角度激励了我的思考。除此之外,殷姿就早期阅读的约稿以及讲座机会的推荐,也让我有了更多成长的机会。

 

感恩珊珊妈和阅读越精彩志愿者组织提供的机会,让我有机会成为早期阅读推广队伍的一员,我十分珍惜这份承担。

 

感恩怀特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张先勇先生邀请我去IBM上海分公司做讲座,让我在这个高层次的学习型组织里有了分享早期阅读的经历,并由此更添了自信。

 

感恩绘画治疗领域的恩师严虎先生邀请我去长沙做相关的讲座,那一次,我第一次面对200多名相对专业的听众,最终的胜任让我为自己骄傲。

 

感恩《启蒙》《你好,宝贝》等杂志给我提供早期阅读类的供稿机会,让我的相关思考在每个月都有所长进。

 

最后,却不是最不重要的,感谢那些童书的作者们,是你们用智慧和爱心奉献出的作品,让我对童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谢早期阅读领域的吉姆·崔利斯先生(美)、松居直先生(日)、黄迺毓女士(中国台湾)、保冬妮女士、阿甲先生、王甘女士、郝广才先生等先行探索者,是你们对这个领域的思考,给我提供了巨人的肩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