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
(2015-12-31 12:28:57)
标签:
导师做人做事 |
分类: 桐妈生活 |
导师
大约前天,导师就三次电话我,跟我确认这个领域的相关前沿信息,虽然这本专著是在他指导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但他还是又读了一遍,不仅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为了挖掘我专著中的亮点,还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治学之严谨让我感动。如果导师是一位普通的学者,这样精雕细琢地给人写序也许不足为奇,关键是导师不仅是很有声望的学者,还有很多社会职务,还是副部级的干部,每天的日程安排都很满,估计他自己的学术研究都要靠熬夜完成,却把我的一篇序言这么放在心上,其殷殷期望,不能不让我感动。
印象中,际遇导师以来,他就一直这样无声地推动着我在博士论文领域的探索工作。惭愧的是,博士毕业后,我所做的现职工作并不是很认可这个领域,迫于不被认可的压力,我曾经一度放弃这个曾经由我开拓出来的研究领域(我做了这个领域的第一篇博士论文),导师知道后,一度觉得很惋惜,但并未因此责怪我,而是不断地用各种方式激励我,让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重要性。他认定这个领域的价值,不管是身居要职期间,还是在退居二线之后,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这个领域的发展,在他的推动下,至少在上海,这个领域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蓬勃之势,实践领域的蒸蒸日上,让我的研究价值也进一步凸显出来,由于是这个领域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作者,在很多场合,我就很自然地被推倒了前台,再也由不得我退避,即使出于对自身学术声誉的考虑,我也不得不重整旗鼓,继续开拓创新,好在,由于自己的科研态度还算端正,也有点功底,很快又在圈子里取得了一点声誉,特别是过来这年,不仅参编的教材章节写的很受肯定,还被授权独立主编教材,几次被请去讲课或发言。让我不仅有了更多发挥影响力的机会,还获得了一些经济收益。
跟导师总是关心我的发展相比,我这个做学生的却有点不够恭敬,毕业后的这些年,除了有一次跟师妹去看望过他外,从未专门去拜访过他,这其中,自然有我本人性格的原因,我是那种不善言辞和交往的人,特别是面对专业权威,总会有点恐慌,导师就是这样让我敬畏的那种大家,另一方面,也是有点心虚,因为导师是个社会使命感很强的人,经常勉励我们要“做20年后还有社会价值的事”,而我觉得自己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似乎也没有这样的鸿鹄大志,就越来越羞于跟导师面对面了,怕他问起我有什么新成果来无言以对。好在导师宽宏大量,即使我极少主动联系他,他都不介意我的“疏远”,有了相关的专业机会,还是会电话或邮件鼓励我参与,让我不敢懈怠。
请老师给专著写推荐序,其实我是有过一番纠结的,一开始,很是不想麻烦导师,因为导师百忙,凭空给他增加负担,总是不忍,但后来想到导师为我的专著付出的心血,又觉得少了老师的序言,总觉得像少了什么似得,就试着联系导师写,没想到导师听到要出版的消息,非常欣慰,跟我保证一定要按时提交序言,此后每次在圈子里的某个场合相遇,看到我都不会跟我说,序言的事情他还记着,让我放心,弄的我反而不好意思起来。序言提交出版社的截止日是今天,老师果然今天准时发过来了,想到最近几天他为了写这篇序言多次的电话,真是特别感动。
不由地想起博士毕业那天的一个细节,那天下着雨,学校要求博士和导师合影集体照,因为天气不好,很多导师都没有去,我的导师是校外的兼职导师,就带我一个人,不仅住的很远,当时还担任副部级的要职,却冒着雨赶来了,后来看毕业合影照上,那么多的博士毕业,却只有有限的几个导师出席,眼睛不禁酸酸的。内心这份感动,不善言传的我一直没让导师知道,今天给他回信的时候,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这些心里话,有种终于表达出来的舒畅感。
被提携的感觉是幸福的,遇到一个充满大爱的导师是幸运的,感恩我的导师,愿您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