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从中年开始
(2014-11-23 20:38:04)
标签:
情感女人的美丽中年开始 |
分类: 桐妈生活 |
美丽从中年开始
-----欧游散记(3)
三十多岁才意识到做女人是比读书做学问为人母更加重要的事,开始回归和修炼的日子,不自觉地对周围的女人的姿态多了一份敏感,每次看到那种高贵优雅的美丽女人,都禁不住心生羡慕,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原以为这是女权意识觉醒造就的常态,到了欧洲才发现,是否美丽,只是女人的一种选择,无论身处何种阶层。
最初被欧洲女人的美丽震撼,是在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上。去之前因为听说那边的“空姐”并无年龄上的要求,更多的还是“嫂嫂”甚至“奶奶级”的女人,一度并没有对这个群体报多高的预期,没想到到了飞机上,见到这些传说中的“空嫂”甚至“空奶奶”才发现,美丽并不是年轻女人的特权,这群至少50岁左右的女人,竟然都可以用美丽来形容,只不过,她们的美丽,不在于光洁如玉的脸蛋,而在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的优雅神韵,大约丰富的阅历赋予了他们更多内蕴,那种美丽是一种难以言传的高贵。后来才发现,这种高贵优雅的气质几乎是欧洲女人的名片,下飞机后随处可见。
无论是在饭店吃饭,还是穿行在古朴的街道上,目力所及的中年妇女,似乎大多都经历了某种“窈窕淑女”的培训,随身携带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美,一不小心与他们四目相接,大多数时候,收获的都是友好温和的微笑,即使是坐在大巴里,不经意间透过车窗看到街道旁与他人聊天的女人,她们中很多也会友好地挥手打个招呼,那份从容与娴雅,以及那种似乎不怎么设防的友好,传递着一种颇为感染人的力量。
在海德堡城堡,见过一个身穿白色民族服装的女人,估摸她的年龄,至少也有七八十岁的样子,在环绕她的很多游客中间,时而娓娓道来地介绍景点,时而颇为投入地翩翩起舞示范当地的某种民族风,少女般的烂漫与清纯写在她已经很多皱纹的脸上,让人嘘唏某种强大的生命力,后来才知道,她是个导游,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导游,虽然听不懂她的语言,但她本身成就了这个景点最难忘的风景。
驱车前往瑞士的第一站,是傍晚的苏黎世,晚餐是在一个有点家庭味道的西餐厅,很精致的菜品,色香味的搭配都让人难忘,然而,于我而言,最为难忘的,却是上菜的一个女人,不是那个漂亮女孩(那种漂亮是年龄和父母赋予的那种),而是大约70多岁的女服务员,不,说是女服务员,似乎与国内的常规感觉相距太远,因为这个可以说已经步入老年的女人,优雅的远远超出了偏见中她的身份,我更愿意相信,她就是这个很有品位的餐厅女老板,那种骨子里散发的高贵,让我惊讶于这样的年龄还可以如此美丽,原来曾在微信里见过一个据说广为流传的优雅外国女人,见了这个女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贵优雅,可惜怕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几欲拍照却没敢行动,是为遗憾。
回国以后不久,办公室的同事从美国访学归来,讲起那边的人和事,也谈起一种感觉,就是那边女人惯常的自信与高贵气质,无论胖瘦美丑,以至于很多中老年的女人,看上去要比小十岁的国人都年轻的多,因为有了欧洲一行的经验,很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样的一种美丽。
越来越坚信,女人的美丽,与年龄无关,而是一种选择,懂得自爱的女人,美丽也可以从中年开始。无独有偶,昨天听张运华讲授关于女人修炼的讲座,也讲到欧美女人的这种仪态,愈加感觉,做美丽的女人,是现在开始为时不晚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