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真的那么可怕吗?

标签:
育儿奖励后果 |
分类: 桐妈答疑 |
奖励真的那么可怕吗?
Q:我在家里为女儿制作了红花榜,从四岁开始执行,某件事做得好会画一朵小红花并写上为什么奖励这朵小红花,累计够20朵小红花可以奖励一件她想要的小玩具。现在已经执行一年了,效果还不错。但是我同事说,这样也会有反效果,说以后一旦不奖励她会失去积极性,就不会好好表现了,会这样吗?
A:呵,后果不能一概而论,奖励小红花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的,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由于其认知能力的局限,行为主义的做法相对来说是非常适合的。
至于您朋友所说的后果,可能性也是有的,但并非不可避免,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奖励的频率,只奖励例外;对于一些已经养成的行为习惯,也可以逐步淡化奖励的力量。
事实上,好习惯在奖励的力量之下形成之后,只要引导得当,即使撤销奖励,也不会轻易消失的----比如刷牙的习惯、每天换内裤的习惯。还有些行为,即使在奖励的力量之下形成,但实施的过程中,孩子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积极情绪体验,即使外在的奖励撤销,孩子也不会轻易放弃的。比如,分享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
前一篇:收到圣诞爷爷的信以后
后一篇: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