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领给你自由
(2014-09-17 15:14:25)
标签:
育儿本领给你自由 |
分类: 早期教育 |
本领给你自由
按:本文系在原来两篇桐桐学做饭的相关博文基础上谈了一点思考,欢迎观点碰撞与交流。
昨天,小家伙又开始怀念跟瑶瑶姐姐做的炒鸡蛋,让妈妈给她做,妈妈有心让她学着做,就喊她过来打下手,还鼓励她跟着学,小家伙欣然答应,还帮妈妈打鸡蛋液,后来妈妈炒的时候,顺便交代她一些要领,还让她掌勺炒了几下,盛出来之后,小家伙再度大呼比昨天的还好吃,妈妈趁机告诉她,这是因为里面有你的功劳,没想到你这么小就能跟着妈妈做出这么好的东西了,妈妈真为你骄傲!小家伙也很开心,说以后也要学着做,妈妈当然支持。
吃完炒蛋之后,小家伙觉得不过瘾,又想吃,妈妈故意说没空给你做了,但如果你自己做的话,妈妈就管不着了。小家伙一听,一定要自己做,还让妈妈给她录制整个制作的过程,妈妈就拿起手机,从她在冰箱里往外拿鸡蛋录起,如实记录了她“笨手笨脚”地打鸡蛋、费力地开煤气开关、小心翼翼地倒油和翻炒的过程,虽然还不熟练,但还是基本独立地炒出来了,想不到小家伙人生的第一份厨艺作品就这样诞生了,真让人激动啊!小家伙更是开心,一边吃一边满意地说,原来炒鸡蛋这么简单啊,妈妈趁机告诉她:你知道妈妈为什么支持你学习做饭吗?因为你学会了新本领之后,就会获得这方面的自由。比如说,现在你学会了这个炒蛋,想吃的时候,即使妈妈不给你做你也可以自己做着吃了!小家伙很认同地点了点头。
今天中午,中午桐桐突然想吃红糖饼,妈妈给她做的时候,急中生智:何不教她做呢?反正电饼铛就放在地上比较安全,跟她一说,小家伙立马跃跃欲试,妈妈便让位给她做,同时在必要时给她示范,因为工艺比较简单,小家伙很快就学会了,接连做了三四个,越做越熟练。
大约因为是自己做的,小家伙吃的分外起劲,把做出来的几个都吃光了,妈妈有意再谈起那个“本领给你自由”的话题:“看你,不知不觉又多了一个本领,妈妈真为你骄傲,说说看,这个本领让你多了什么自由呀?”小家伙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自由,这下想吃饼的时候你就管不着我了!”妈妈“失意”地叹了口气,说:“是啊,你现在本领越来越大,想看书就看,想炒蛋就炒,想吃饼妈妈以后也管不住啦!”小家伙很自豪。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尽可能多的本领,因为本领之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绝不是学会了某项具体技能那么简单,也不仅仅关乎生存能力,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发展价值,掌握更多本领的孩子,会对变革周围环境和独立处事的能力有着更多的信心,那种经常能够“搞的定”的成功体验也会让孩子获得更强大的内心力量,这样的孩子,将更自信、更强大,当然也就可以由此获得更多发展的自由,就像我经常跟桐桐提到的:识字让你获得阅读的自由,会烙饼让你获得随时吃饼的自由……孩子的发展空间,就是在不断获得各种具体的行事自由中慢慢拓展的。
建立对本领之于孩子发展价值的上述认知,对于更好地调动孩子增长本领的积极性大有积极意义。如果家长能在引导孩子学习各种本领的时候,用“XX本领可以给你XX自由”来激励孩子,并将这项本领可以带给孩子的具体好处(如“到时候你就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了,妈妈不想让你看的书你也可以自己看了!”“你就想什么时候吃炒蛋就什么时候可以吃到了,妈妈不想给你做你也可以自己做着吃了!”等)描述给孩子,则孩子更容易接受到行为后果带来的激励,尤其是在孩子本来就渴望这种结果的时候。
反过来,如果家长难以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一项本领带来的发展价值,仅仅觉得孩子大了,应该会这样那样了,或者看到别的小朋友会了,就去逼着孩子学,却不把这项本领可以带给孩子的各种好处进行充满诱惑力的描述,则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将很难被吊的“蠢蠢欲动”,即使最终被家长押着学会了,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更难以产生动用那种本领的内在动力!比如,即使在家长的逼迫下认识了很多字,孩子却依然不愿意读书,更遑论享受识字带来的阅读自由!
不禁又想起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那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