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忍不住担心孩子怎么办?
(2013-04-12 20:40:36)
标签:
父母也有分离焦虑育儿 |
分类: 桐妈答疑 |
总是忍不住担心孩子怎么办?
宝宝6个多月了,我休完产假也该上班了,但我总但担心宝宝在家会哭,不好好喝奶之类的,自上个月感冒引起肺炎吊水一周后,只要他有一点感冒症状我就提心吊胆,听到他咳嗽就更恐惧,生怕他又会得肺炎,感觉自己很容易焦虑,请问我该怎么办?]
当了妈妈的人,大抵都有个这样的体会,那就是整天会有没完没了的担心:担心孩子生病、担心孩子磕着碰着、担心孩子离不开自己,各种各样的担心都可能如影随影…….所以,首先您可以确信,担心孩子的行为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但凡所属群体中60%以上的人都会有的行为,就是正常的,问问您身边做了妈妈的人,她们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只是担心的重点不同而已。适度的担心,让我们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持着警觉,给孩子更多的呵护和关心,这些无微不至的爱的投入,将会导向更密切的母婴连接和亲子关系,从而帮孩子更好的成长。
然而,同时您也应该意识到,焦虑的感觉是很容易传递的,如果您经常杯弓蛇影,坐立不安,那么传递给孩子的感觉也将是紧张兮兮的,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多正面的影响,因为守护她的,是一个内心并不强大的母亲,这种心理氛围之下,让他如何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
下次再担心的时候,试着提醒自己,担心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环境,与其无谓地担心,不如直接面对问题,去学习更多的教养知识,这样,不仅把担心的情绪转移到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还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面对具体问题的信心,从而减少担心的概率。
一岁半男孩,分离焦虑。每天早上,妈妈上班时孩子都哭天抢地。作为妈妈,我之前曾经偷偷溜走,后来知道这样不好,一直坚持说再见后再走,可是,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我也很伤心。我还能做些什么?有时前一天晚上或者起床时和他说,妈妈上班之类,他还主动和我再见,可真走了,却似乎无法接受。我平时也会说,妈妈上班赚钱,才能买玩具,书等等,他都能听懂,可是每天早上真的要出门时却总是哭得好伤心,我该怎么办?
一岁半的孩子,正是很容易粘妈妈的阶段,时刻期望妈妈陪伴是很正常的,看到妈妈离家去上班就哭闹,是非常常见的行为,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么个过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家长不忍看到孩子哭,更担心自己走后孩子会一直哭下去(事实上孩子通常是哭给妈妈看的,妈妈离开之后,孩子很快就会不哭了),以至于果断离开去上班的决心常常是孩子的哭声中崩溃,整个离家行为变得粘粘糊糊,甚至希望留下来陪孩子,殊不知,孩子的行为,很容易被他的后果所强化,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哭声能留住妈妈,或者得到妈妈更多的安慰或关注,就更容易用这种方式来挽留妈妈。
有的家长怕孩子哭闹,采取的是偷偷离开的办法,这样做也不好,不仅不利于孩子巩固对妈妈的安全感,还容易使他们把妈妈盯的更紧,更难分离;讲道理的办法不错,但不能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因为孩子的行为常常是不随意的。道理是认知的范畴,认知活动是高级神经所主,注意却是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后者的反应速度往往比前者快0.0几秒,看见妈妈离开的一刹那,孩子对分离的恐惧早就让她们在意识不到认知层面的信息时作出反应,道理自然就“没用”了。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适应上班前分离呢?当妈妈的一定要做好面对孩子哭声的准备,坦然地跟孩子再见,并告诉孩子下班后会准时回来陪她,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一般都会哭,但这种哭是孩子成长必要的代价,是一种健康的痛苦,多次反复之后,孩子就会获得一种意识:妈妈会离开,但也会重新回来陪我。这样主动建构的认知,才不会破坏孩子对亲子关系的安全感,才会把孩子导向平静的分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