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爱的“米菲系列”贴纸书

(2013-03-10 09:34:36)
标签:

米菲贴纸

托马斯

专注力培养

育儿

分类: 早期阅读那些事儿

可爱的“米菲系列”贴纸书

 

很可爱的一套书,一共4本,童趣推出的,就像我在拙作《“小书虫”怎样炼成的》中提到的一样,童趣、接力出版社等比较专业、老牌的童书制作商出品的图书,品质都是不错的,这套贴纸书,拿到书的感觉就是如此。

 

可爱的“米菲系列”贴纸书

其实今年1月份就看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因为当时受邀写导读,我说我不想轻易给别人写推荐之类的,先看看再说吧,于是童趣就把这本书的电子版发来让我看,我从头到尾认真地“研究”了一下,结果越看越喜欢,于是欣然作序呵。前些天,书终于印刷出厂了,拿到样书后,果然做的很精致,当天晚上拿回家给桐桐玩时,原本担心这个主要面向1-2岁孩子的贴纸书对小家伙来说有点小儿科了,以为小家伙会不以为然,没想到小家伙还是很喜欢,也难怪,小家伙从小就痴迷贴纸,至今热情不减,当对贴纸的爱好遭遇可爱的米菲形象以及便于亲子互动的内容,不爱不释手才怪呢!

 

把当时写的推荐序在这里分享一下,便于大家了解这套即将上市的书吧呵,我个人已经陪桐桐玩过,玩的过程中有个小小的提醒,就是家长最好先好好阅读贴纸页角落里提示的使用方法哦,当时我很大意地让桐桐直接去玩,结果发现没有掌握技巧的小家伙撕破了好几张,真心疼!

 

导读

 

   大约三年前,我和桐桐第一次邂逅米菲系列绘本,简单的线条,清晰的图文布局,生活化的故事情节,让我和桐桐爱不自禁,从此逢低幼宝宝家长让我推荐绘本,我就不厌其烦地向他们推荐这只小兔子,今年出版专著《“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时,还特地把小兔子列进了自己的推荐书单。

 

   没想到和这只小兔子的缘分并未止于绘本系列,而今,更具互动性的小兔子贴纸系列也来了,当编辑小刘把电子版发给我时,三年前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竟然再次袭来,真的没想到,小兔子贴纸也做的这么好!

 

贴纸书我并非没有陪桐桐玩过,玩的过程中也并非没有遇到过很棒的产品,但看到这套贴纸书的时候,还是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因为小兔子形象本身带来的亲切感,还因了她贴合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周密设计。

 

稍微熟悉点心理学知识的家长都知道,1-2岁的孩子,手部精细动作已经开始发展,在自发使用原理的作用下,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喜欢动手去摆弄东西,对于贴纸的兴趣,就往往从这个时期开始,然而,由于精细动作尚未充分发展,传统平面设计的贴纸对他们来说还往往很难搞定,容易出现不容易撕下来或者撕破的情形,这套书则在意识到孩子这个特点后,创新性地使用了手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孩子玩不来的情形,还可以反复粘贴,没有固定粘贴位置的设计也容许孩子自由移位,既可以避免贴不准带来的挫败感,又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粘贴位置,在反复玩弄的过程中,贴纸的使用率得到提高,亲子互动也有了不断更新的载体。

 

贴纸内容的设计也非常适合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如果说一岁之前是孩子要以身体的养护为主,那么,一岁之后的孩子,教养任务就要开始向教育为主转移了。因为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和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日益增强,认知周围的事物成为吃喝拉撒之外的头等乐事,与此同时,他们开始了有目的的模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也使得他们逐渐胜任越来越多的模仿,并乐在其中,可以说,所有感兴趣的事物,包括语言、动作和行为习惯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这就为语言和生活习惯领域的早教提供了基础。可以说,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早教任务是全方位的,既不能少了认知的内容,又不能忽视语言的习得、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性格的培养,让人欣慰的是,这个小兔子贴纸系列,就是一套这么具有包容性的学习材料,32个贴心设计的具体目标也十分符合这一年龄段的早教重点,我相信它对家长的帮助将是全方位的,而且,由于是贴纸游戏,孩子在体验操作乐趣的同时,家长也可以边给孩子讲解贴纸要求边和孩子互动,如此,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也在参与中得到了深化,这对于他们内化知识和技能都是大有裨益的!

 

另,关注孩子专注力培养的家长,童趣推出的宝宝专注力培养系列也不错,包括《宝宝专注力培养5分钟》《宝宝专注力培养10分钟》《宝宝专注力培养15分钟》等3本,当时一看是托马斯主题的,原本担心桐桐不喜欢的,没想到一看非常喜欢,我也很喜欢,的确很不错的一套书,里面有故事,有感统训练,有益智游戏,设计的也跟有趣呵。陪她玩了一部分,里面有许多感统训练游戏,还有许多专注力培养小贴士,非常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