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偶拾

标签:
2011年国庆节社区公园育儿 |
分类: 教养手记 |
游园偶拾
2011-10-6
桐桐出生于2007年月29日,现在4岁2个月7天
早饭后,桐桐想让我带她出去玩,就对我说:“妈妈,我在家里捂的都要生虫子了。”妈妈忙建议带她去公园。 妈妈的小表妹孙菲阿姨懒的一个人在家,也要跟着去,三人一起出行,桐桐很开心。背着背包拿着盛“天使兔”的箱子走在前面,下楼的时候,妈妈怕她抱着箱子有危险,才让孙菲阿姨给她接过来。
整个路上,桐桐要当向导,安排我们一字排开,我排在她后面,孙菲阿姨排在我后面,并嘱咐我们说:“妈妈,你要看着我的Backpack,孙菲阿姨,你看着妈妈的后脑勺,不能走丢哦!”我们听话的一路跟在她身后,直到公园。
小家伙去公园前在背包里带了一本德国引进的益智书和蜡笔,到了公园怕在凳子上涂色,涂完一个图案才收起来继续玩。
因为是社区公园,到处都是吹拉弹唱的老年人,桐桐非常喜欢这些或奏乐或歌唱的群体,并被一个“红歌大家唱”的群体所吸引,因为集体唱红歌的人群中,有个人在拉手风琴伴奏,桐桐早就闹着让她给她报名学手风琴,但我怕太吃体力没允许,小家伙念念不忘,看到手风琴就跟我灌输手风琴的美好。
没想到被吸引过去后,桐桐就拔不动腿了,站在人群中,忘情地听起来,也难怪,即使是妈妈这样思想并不是那么红、偶尔还会愤青的人,看到这个自发唱红歌的群体,也每每会受到感染,他们的生活热情,他们经历了那个风霜雪雨的年代仍然对祖国保持的那种情怀每每让妈妈肃然起敬、心受洗礼。更何况,这个群体卧虎藏龙,伴奏的乐器中,架子鼓、长笛、手风琴、铙拨等等连妈妈都说不上名字的乐器,这些人竟然似乎都能玩得转,因为他们经常会轮流或者交换弹奏,指挥和领唱的人,也是经常换,音乐本身就具有那么强大的感染力,对音乐的热爱对妈妈而言更是传达着一种精神,让妈妈感动,而且,妈妈相信,在场的每个人都体验到了这种感动,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自发地聚在这里,后放声应和,或洗耳恭听,包括孩子和轮椅上那个可能残疾的中年人……
我和桐桐沉浸在这种感动人心的氛围中,久久不愿离去,小阿姨孙菲受不了这种“吵闹”,跟我要钥匙先回家了,桐桐还在流连忘返,我感动地站在小人身边,整个身心似乎都被净化了。
可惜,因为要赶快回家准备午饭、买菜,不得不把听性正浓的小家伙带走,桐桐恋恋不舍地离开,抱着她的毛绒玩具“天使兔”的箱子走向大门口,又让妈妈一阵感动,不知不觉,小家伙早就习惯了出门拿自己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