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小、怯生等问题的简单交流
(2011-08-31 19:08:30)
标签:
胆小怯生交往阅读育儿 |
分类: 早期教育 |
关于胆小、怯生等问题的简单交流
我儿子还差一个月就两岁半了,以前就觉得胆小,怕生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觉得因此衍生出来的问题让我有点担心,想向你请教一下。
其实我儿子一直是由奶奶带着的,我觉得可能因为是老人的性格的问题,因为她奶奶眼睛近视,但不带眼镜,所以看东西从来都是模模糊糊的,不过她也习惯了。但是在看孩子方面,可以因为是太在意了,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她都是寸步不离的看着,孩子稍微有点摔倒的倾向,她首先会大呼小叫的的喊,我也因此说过她,但她一直就这么做的,我也不好说。所以到现在为止,孩子不管做什么都不会主动去做,比如画画,他自己不画,只要求爸爸妈妈给他话,问他为什么不自己画,他说自己画不好,如果不想做什么时候,总是会找个借口,说“**画得都哭了”“那里有虫子”、“那个东西辣”等借口,现在也不会主动去和小朋友玩。
他喜欢看书,我尝试给他指读,但他从来都不看我指的字,而光看图,这种方式是不是没有效果?
对于他现在的表现,我有时候也会表现出烦燥的情绪,我知道这样不好,所有孩子的行为都不是孩子本身所造成的,都是因为大人所处的环境影响造成的,但是我现在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真心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
您好,因为没有看出来您特别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就就看到的几个点谈点浅见吧。
1、关于孩子胆小、怯生
孩子胆小怯生的原因最可能来源于三个方面:一、遗传的先天神经类型,往往粘液质特别是抑郁质的孩子往往对外界反映敏感,胆小怯生,如果家长属于这种类型,则可以考虑遗传因素。二、由于教养方式不当,孩子没有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像您来信中描述的,教养者面对危险一惊一乍的做法就是伤害安全感的因素之一。三、由于缺乏成功的体验,或者平时没有多少机会自己动手,孩子对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不自信,缺乏内在的力量。但无论哪种原因,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直接把孩子推出去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相反,应该立足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并给孩子适应的时间,让他有充足的准备去融入当前的情景。详见我在博文《孩子胆小、怯生怎么办?》中的内容。
2、关于孩子不主动和小朋友玩
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喜欢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但由于交往技能还不是很发达,往往还处于“平行游戏”的状态,各玩各的,不大会和其他小朋友联合游戏,自然就显得不那么主动了,当然,不排除有些很外向的孩子“自然熟”,但就大多数孩子而言,都是3、4岁之后才会主动想着如何跟小朋友建立联系。所以,孩子当前的状态应该是正常的。
3、关于孩子看书不看字
我不知道您为什么对孩子有这个要求?为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就要求他看字呢?我觉得这个要求本身就有点难为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图的兴趣要比字浓厚的多!桐桐都四岁了,我陪她看书的时候,都不指读,也不要求她看字的,具体观点详见我的博文《对早期阅读的认知汇总》。
最后,我同意您说的,着急是没有用的,成人的焦虑只会传递给孩子更多的压力,特别是对于胆小敏感的孩子而言,压力之下他们只会更加退缩,于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当父母的只有坦然接纳孩子当前的状态,不用问题的眼光去审视她,才能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潜能才更容易绽放。还有,当我们以爱的名义去给予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弄清楚,我爱的是自己的想法、愿望或期待,还是孩子本来的样子以及他的需求,只有把爱投向后者,才可能更顺利地帮孩子成长。
至于家庭教养环境的不统一因素,该沟通的最好还是沟通一下,把分歧缩到最小,当然,如果分歧不会彻底消失,也要坦然接受这个结果,没有十全十美的成长环境,我们也在这样有缺陷的环境中长大的。理论大都是完美的假设,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理论建议的真空中,现实中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可避免地打着那个家庭的烙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