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证书与奖状

(2011-07-01 07:16:41)
标签:

证书

奖状

童年

自然育儿

育儿

分类: 教养手记



证书与奖状

 

2011-7-1

桐桐出生于2007729日,现在311个月2

 

 

桐桐入园以来,除了得过N多口头表扬和五角星、实物奖励之外,还先后拿回来大约89张奖状或证书,基本都是绘画涂色和英语领域的,有的奖状,是常规性,有的奖状,是参加比赛拿到的,那一张证书,则是中国美术学院发的速写一级,也算有点来头。但不管奖状和证书承载的分量如何,都让我喜出望外,为宝贝感到由衷的骄傲,为了表达这份敬重,每次我都会拍了照片存在电脑里,小心地收藏进桐桐的成长记录专柜,更不忘在小家伙的成长日志或微博中添上一笔。

 

偶尔也会情不自禁地告诉外婆和二姨、三姨他们,逢有同学朋友到家里来玩,只要场合适宜,我也会鼓励桐桐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证书,比如昨天同事李君过来玩的时候,我就让桐桐把这两三个月拿过的奖状和证书拿给李君阿姨看,桐桐自然自豪而欣然,就像每次给别人展示的表情一样。展示完自己的证书和刚刚刊登在《智力画刊》上的涂色作品,意犹未尽的桐桐还主动提出给李君阿姨跳舞,看着宝贝翩翩起舞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她内心的力量……..

 

证书与奖状

 

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地谈桐桐的证书,并不是因为我重视孩子去拿奖状或考证,事实上,如果不是桐桐把这些奖状证书拿回家,我事先都不知道幼儿园会有这类奖状,比如那个涂色比赛的最佳表现奖,亦不知她参加了某类比赛活动,比如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举办的“环保小卫士.低碳我先行”的创意填色画大赛,自然不曾逼她去争取,老师鼓励桐桐考速写一级的时候,我还非常犹豫,怕她的画风因此受到太多干预,以至于老师布置家庭练习作业,我从没鼓励桐桐做过,但想不到如此怠慢这件事,结果还是让我惊喜,桐桐顺利地拿到了证书,从桐桐爸拍摄的展览在幼儿园门口的名单看,班里就几个小朋友通过了这次考试!

 

当然,不鼓励或者不在意是一回事,一旦宝贝拿到了,我也会极其惊喜,由衷地惊喜,虽然不曾就此给宝贝什么奖励,但一直不忘在人前人后表达自己的骄傲,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让宝贝从妈妈和其他人的赞赏中提升自我价值感,累计自信。我是一个那么自卑的女人,不希望孩子以后像我一样吃进自卑的苦头,从心理学意义上说,这也是未满足的愿望在孩子身上的投射吧。

 

不知道是人前人后对宝贝的褒奖起了作用,还是日常的鼓励开了花结了果,我很欣慰地发现,宝贝的内心越来越有力量,她是那么坚信自己的能力,就像她坚信我对她的爱一样。拿到速写证书的时候,提到班里的某某小朋友没有通过,我怕她养成片面评价别人的习惯,忙对她说:“这个小朋友画画不大好,但可能英语很棒”,桐桐说是的,我又进一步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英语好,有的跳舞好...”,刚说话,桐桐就说:“妈妈,我什么都很好!”哈哈,虽然未必是真的,还是喜欢宝贝这么自信满满的样子,因为我耳闻目睹了那么多场合里,自信带给她的力量,包括让她从羞涩到大方,从忸怩到开朗…….

 

我不知道有多少次,别人拿到了证书而她没拿到,不想打听,也无心去打听,当然,我也打听过,那就是桐桐拿到英语超级宝宝证书的时候,我跟其他经常接送园的妈妈打听过这个证书是“阳光普照型的”还是竞争性的(我在家乡曾经看到有的教育机构为了讨好家长,给每个孩子都发证书的现象,心有余悸),得到的答案是竞争性的,了解到这个事实之后,就再也没有打听过,这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不管有没有证书,宝贝在我眼里都是那么棒,她比我小时候要强得多,也比自己小时候强得多,每天,她都在那么让人惊喜地发生着变化,一点点进步着,这种纵向上持续不断的进步带给我的欣慰,是任何证书都难以承载……

 

也有家长看到我晒桐桐的奖状或证书,问我孩子是从哪里上的辅导班,在此我可以明确一句,桐桐没有上任何校外的辅导班,一来他们幼儿园的课程和兴趣班,已经涵盖了她的兴趣,二来周末和课余对孩子来说是那么宝贵的玩乐时间,我宁愿带她到处走到处逛,读书重要,特长重要,行万里路同样重要。现在没给桐桐上课外辅导班,以后只要桐桐不特别要求,估计我也不会给她上,虽然从功利角度来说,多拿一些特长证书对于读个好学校是那么重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吧,我欢迎宝贝自然地拿奖状或证书回家,但不想把这个作为孩子努力的方向,太刻意了,再好的结果也难以带给孩子过程的乐趣。

 

见过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拿证不遗余力,甚至不惜暴力相向,坦白地说,我可怜那些孩子,更可怜那些家长,这么大的人,还不知道独立的生命可以有独立的价值,把自己存在的价值维系在孩子的成功之上,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件傻事
后一篇:镜头中的宝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